粘土矿物对蓝细菌化石形成的作用及机制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 | 刘红昌; 袁鹏; 刘冬![]() |
出版日期 | 2018-07-06 |
会议日期 | 2018-07-06 |
会议地点 | 中国四川绵阳 |
关键词 | 粘土矿物 微生物化石 细菌化石 伊利石 |
国家 | 中国 |
英文摘要 | 蓝细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其化石记录可追溯至~35亿年前。浅海环境是蓝细菌化石等地球早期微生物化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埋藏学窗口。有研究表明,微生物胞外有机物能够结合金属离子,使其表面矿化并形成低结晶度的自生粘土矿物,从而促进微生物化石的形成及保存(Fein等,2002;Gauger等,2016)。然而Brasier等(2015)发现,地球早期微生物化石中的粘土矿物(伊利石或者蛭石)具有较高的 |
会议录 | 2018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
![]()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gig.ac.cn/handle/344008/35565]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红昌,袁鹏,刘冬,等. 粘土矿物对蓝细菌化石形成的作用及机制[C]. 见:. 中国四川绵阳. 2018-07-0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