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红原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华 ; 洪业汤 ; 朱咏煊 ; 林庆华 ; 冷雪天
刊名地质地球化学
出版日期2003
卷号31期号:2页码:51-56
关键词腐殖化度 泥炭 古气候 红原地区 全新世 气候变化
ISSN号1008-0244
中文摘要腐殖化度作为气候代用指标首次用于我国泥炭的古气候研究,较好的记录了红原地区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对红原泥炭14 C 测年和腐殖化度分析,获得了距今12 000 年较高分辨率红原地区气候变化记录:11. 815~10. 9 kaB. P. ,气候干冷;10. 9~5. 6 kaB. P. ,气候湿暖;5. 6~3. 9 kaB. P. ,气候干冷;3. 9~1. 7 kaB. P. ,气候干冷、湿暖波动;1. 7~0 kaB. P. ,气候干冷。总体而言,大约5. 6 kaB. P. 是红原地区由早中全新世的湿暖气候向晚全新世干冷气候变化的转折点。同时,红原泥炭记录的降温事件在北半球具有普遍性,反映了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09-20 ; 2011-07-01
源URL[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2165]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华,洪业汤,朱咏煊,等. 红原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J]. 地质地球化学,2003,31(2):51-56.
APA 王华,洪业汤,朱咏煊,林庆华,&冷雪天.(2003).红原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地质地球化学,31(2),51-56.
MLA 王华,et al."红原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地质地球化学 31.2(2003):51-5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