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渔塘坝自然硒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朱建明 ; 梁小兵 ; 李社红 ; 左维 ; 苏宏灿 |
刊名 | 地质论评
![]() |
出版日期 | 2005 |
卷号 | 51期号:4页码:428-434 |
关键词 | 湖北 渔塘坝 自然硒 环境意义 地质条件 赋存状态 |
ISSN号 | 0371-5736 |
中文摘要 | 自然硒在渔塘坝富硒碳质岩层及其附近的土壤、废弃“石煤”堆中广泛发育。渔塘坝自然硒的空间分布与富硒碳质岩层密切相关,其纵向分布整体与富硒碳质岩层的走向一致,局部地段呈片状或环带状;横向上沿着富硒碳质岩层的倾向方向,从二叠纪茅口组的碳质硅质岩层到吴家坪组的碳质页岩层,自然硒的发现由易到难。渔塘坝当前的地质环境有利于自然硒的形成和保存,且一旦在表生环境形成后将会在特殊的地段发生次生富集。但是,自然硒形成的地质环境一旦被人类活动打破,暴露于地表的自然硒也能够发生迅速的氧化而再次迁移,进入河流和当地居民的食物链系统。因此,渔塘坝及恩施地区广泛分布的富硒碳质岩层为硒中毒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当荒地开垦或开挖“石煤”等人类活动为自然硒的氧化和迁移提供充分条件时,硒中毒的发生仍将不可避免. |
收录类别 | CSCD |
资助信息 |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03007,40373040)资助成果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09-20 ; 2011-07-01 |
源URL | [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2545]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朱建明,梁小兵,李社红,等. 湖北恩施渔塘坝自然硒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J]. 地质论评,2005,51(4):428-434. |
APA | 朱建明,梁小兵,李社红,左维,&苏宏灿.(2005).湖北恩施渔塘坝自然硒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地质论评,51(4),428-434. |
MLA | 朱建明,et al."湖北恩施渔塘坝自然硒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地质论评 51.4(2005):428-43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