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动作和怪异性促进熟悉性在联结再认的作用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 | 赵敏芳![]() ![]() |
出版日期 | 2018-10 |
会议日期 | 10.30-11.2 |
会议地点 | 北京 |
关键词 | 动作记忆 Spt效应 怪异性 联结再认 熟悉性 |
页码 | 1075-1076 |
其他题名 | Enactment and BizarrenessEnhances the Contribution of Familiarity to Associative Recognition |
英文摘要 | 摘要:研究发现相比语词编码(verbal task, VT),动作操作编码(self-performed task, SPT)可以促进随后的记忆,此类现象被称为SPT效应或操作效应。本研究考察动作与物体的实验前关联是否影响联结再认的记忆过程以及SPT效应。学习阶段,被试使用SPT与VT编码方式识记日常动作短语(动作-物体对,如,“切西瓜”)和怪异动作短语(如,“种锤子”);测试阶段,要求被试区分“相同”、“重组合”以及“新”短语。行为结果发现:1)SPT条件下的联结再认成绩总体显著高于VT条件下的成绩。2)短语类型与编码条件的交互作用显著;仅在VT条件下,怪异短语的联结再认成绩显著高于日常短语的成绩。ERP结果发现:1)对于日常短语:SPT(而非VT)编码后的联结再认观察到“相同vs.新”和“相同vs.重组合”的早期额区新旧效应。两个编码条件,均发现“相同vs.新”的晚期顶区新旧效应;仅SPT编码条件,发现“相同vs.重组合”的晚期新旧效应。2)对于怪异短语:在SPT和VT编码条件,均存在“相同vs.新”的早期额区新旧效应及晚期顶区新旧效应。仅VT编码条件,发现“相同vs.重组合”的晚期新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日常动作短语,SPT编码可以促进熟悉性与回想在联结再认的作用,从而提升联结记忆水平。仅在VT编码下,怪异性可以促进熟悉性与回想在联结再认的作用,两者继而提高联结记忆成绩。 |
产权排序 | 2 |
会议录 | 摘要集-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27335] ![]() |
专题 | 心理研究所_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
作者单位 | 1.惠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3.萨尔大学心理学系,萨尔布吕肯 4.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敏芳,Hubert D. Zimmer,傅小兰. 操作动作和怪异性促进熟悉性在联结再认的作用[C]. 见:. 北京. 10.30-11.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