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块菌-云南松菌根际土壤细菌的种群组成和群落结构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邓晓娟; 闫兴富; 刘建利; 刘培贵![]()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8 |
期号 | 19页码:9 |
关键词 | 印度块菌 云南松,菌根 细菌 高通量测序 培养 |
其他题名 | 中文 |
英文摘要 | 以印度块菌-云南松菌根际土壤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种群组成和结构特征。(1)稀释平板法分离得到印度块菌-云南松菌根际土壤细菌的纯培养菌株,对菌株的16S rRNA序列测序分析,对测序的菌株数量和得到的OTUs数量绘制物种累积曲线,当物种累积曲线趋于平缓时,对OTUs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揭示可培养细菌的种群组成和结构特征。(2)对印度块菌-云南松菌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全部细菌类群的种群组成和结构特征。(1)分离得到菌根际可培养细菌793株,分属于3个属的61个OTUs,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序列占总序列的86%,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序列占总序列的9.8%,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序列占总序列的6.5%。假单胞菌是印度块菌-云南松菌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的绝对优势类群。(2)高通量测序得到菌根际细菌序列8937条,分属于20个门、198属、2073个OTUs。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OTUs占总OTUs的65.9%,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细菌是印度块菌-云南松菌根际土壤细菌的优势细菌。隶属于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根瘤菌属(Rhizobium)和假黄色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的OTUs占总OTUs的33%,黄杆菌属、根瘤菌属和假黄色单胞菌属细菌是印度块菌-云南松菌根际土壤细菌的优势属。印度块菌-云南松菌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较低,假单胞菌属细菌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印度块菌-云南松菌根际土壤细菌类群具有较高的多样性,物种种类丰富,优势菌群集中。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62938] ![]() |
专题 | 昆明植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邓晓娟,闫兴富,刘建利,等. 印度块菌-云南松菌根际土壤细菌的种群组成和群落结构[J]. 生态学报,2018(19):9. |
APA | 邓晓娟,闫兴富,刘建利,&刘培贵.(2018).印度块菌-云南松菌根际土壤细菌的种群组成和群落结构.生态学报(19),9. |
MLA | 邓晓娟,et al."印度块菌-云南松菌根际土壤细菌的种群组成和群落结构".生态学报 .19(2018):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