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哈尼族驱蚊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范汝艳; 苟祎; 王趁![]() ![]() |
刊名 | 广西植物
![]() |
出版日期 | 2018 |
页码 | 25 |
关键词 | 西双版纳 民族植物学 哈尼族 驱蚊植物 活性 |
其他题名 | 中文 |
英文摘要 | 蚊虫传播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烈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特别对于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们,蚊虫骚扰是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西双版纳具有许多用于传统个体蚊虫的防护的驱蚊植物和知识。但关于这些植物和知识通过口头一代代相传,流失较为严重。因此,调查和记录这些传统知识尤为重要。本研究运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西双版纳哈尼族驱蚊植物及知识进行调查,通过文献对调查到的民间驱蚊知识进行交叉验证并进行初步解释,为植物源驱避剂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本研究共走访12个哈尼族村寨,访谈91位信息报告人,调查得到24种驱蚊植物,分别属于15科19属。主要利用部位是植物的叶;燃烧植物熏烟、悬挂放置、楼下铺撒和捣碎涂抹是最为常用的办法。通过打分排序法评价出蒿属植物、烟草、山鸡椒等共5种具有较高研究开发价值的驱蚊植物,小黄皮、香茅草、黄樟、大蒜、土荆芥等8种具有较高潜在研究价值的驱蚊植物。通过文献交叉验证,发现其中勐腊毛麝香、糯米香、臭牡丹等11种驱蚊植物为首次调查得到,结合其化学成分和目前单体化合物驱蚊活性研究情况,除高杆珍珠茅和大葱外,其余9种都含有驱避作用的化学成分,这说明民间蕴藏着丰富的传统知识,并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同时,本研究对哈尼族驱蚊知识的记录和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62964] ![]() |
专题 | 昆明植物研究所_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野生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范汝艳,苟祎,王趁,等. 西双版纳哈尼族驱蚊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J]. 广西植物,2018:25. |
APA | 范汝艳,苟祎,王趁,杨念婷,&王雨华.(2018).西双版纳哈尼族驱蚊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广西植物,25. |
MLA | 范汝艳,et al."西双版纳哈尼族驱蚊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广西植物 (2018):2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