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衙金矿蚀变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吴开兴 ; 胡瑞忠 ; 毕献武 ; 彭建堂 ; 苏文超 ; 陈龙 |
| 刊名 | 矿物岩石
![]() |
| 出版日期 | 2005 |
| 卷号 | 25期号:2页码:20-26 |
| 关键词 | 北衙金矿 |
| 合作状况 | 其它 |
| 中文摘要 | 位于爆破角砾岩筒边缘的接触带矿化斑岩中早期流体包裹体以CO2-H2O包裹体为主,而岩体内无或弱矿化斑岩中对应的流体包裹体以高盐度H2O-NaCl包裹体为主,反映来源于富碱岩浆的流体在它的早期阶段即分异出富碳相和盐水相,富碳相位于流体的外层,成矿元素主要在富碳相中迁移。因此,外接触带及其附近的围岩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岩体内部蚀变岩石样品石英斑晶中的次生流体包裹体可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根据显微测温结果、形成温度和压力的估算及均一温度-盐度关系,结合H2O-NaCl体系P-T投影图,包裹体的4个阶段反映了环境条件的变化过程及相关的地质过程。 |
| 学科主题 | 中国典型特殊区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 |
| 收录类别 | CSCD |
| 资助信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071 543、40003007);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101) |
| 语种 | 中文 |
| 公开日期 | 2009-11-26 ; 2011-07-01 |
| 源URL | [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397] ![]()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开兴,胡瑞忠,毕献武,等. 滇西北衙金矿蚀变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J]. 矿物岩石,2005,25(2):20-26. |
| APA | 吴开兴,胡瑞忠,毕献武,彭建堂,苏文超,&陈龙.(2005).滇西北衙金矿蚀变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矿物岩石,25(2),20-26. |
| MLA | 吴开兴,et al."滇西北衙金矿蚀变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矿物岩石 25.2(2005):20-2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