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方维萱 ; 胡瑞忠 ; 苏文超 ; 王国芝
刊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出版日期2006
卷号30期号:4页码:470-480
关键词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盆地流体.成矿系列.褶皱-断裂带.古潜山.扬子地块南缘
合作状况其它
中文摘要通过大陆构造地质研究和分析认为:在印支期SW→NE挤压构造应力场的驱动下,本区沉积盆地内可能形成白SW→NE向的盆地流体大规模流动(滇东南→桂西北)。在燕山早期,环太平洋板块白SE→NW挤压构造应力场驱动下,本区可能形成白SE→NW向的盆地流体大规模流动(桂东南→黔西北→滇东北),且可能被限定在康滇断块隆升区西边界的以东地区。在燕山晚期,伴随大陆构造进入伸展-走滑体制和山间断陷盆地的形成,幔源热物质侵位形成盆地流体的垂向热(流)应力驱动源,这种张剪性构造为流体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构造背景。古潜山、褶皱-断裂带、逆冲断裂-褶皱带和脆韧性剪切带可能是本区主要流体圈闭构造和矿床定位构造,成矿系列可划分为改造型拉分盆地中古潜山控制的F—Fe—S—Sb—Au成矿系列、褶皱-断裂带热水再造成因的Sb—As—Hg—Au成矿系列、改造型盆地边部逆冲断裂-褶皱带中热流体成因的Ge—Ag—Pb—Zn成矿系列和脆韧性剪切带中W—Sb—Au成矿系列.
学科主题中国典型特殊区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
资助信息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课题编号2001CB409805)及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基金(课题编号200303)联合资助.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09-11-26 ; 2011-07-01
源URL[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412]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方维萱,胡瑞忠,苏文超,等. 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6,30(4):470-480.
APA 方维萱,胡瑞忠,苏文超,&王国芝.(2006).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0(4),470-480.
MLA 方维萱,et al."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0.4(2006):470-48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