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南基性岩脉形成的构造应力场地质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张贵山 ; 温汉捷 ; 胡瑞忠 ; 裘愉卓 ; 杨光树 ; 于文修 |
| 刊名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
| 出版日期 | 2006 |
| 卷号 | 30期号:2页码:142-148 |
| 关键词 | 基性岩脉 拉张 左旋走滑 剪切带 长乐-南澳带 闽东南 |
| 合作状况 | 其它 |
| 中文摘要 | 闽东南沿海地处长乐-南澳构造带内,发育晚中生代以来的基性岩脉(岩群),其几何形态和产状记录着区域应力场活动。通过对漳浦赤湖和东山海边基性岩脉的几何形态和产状的分析,推测长乐-南澳带在白垩纪为左旋韧性剪切带,古新世转变成左行脆性剪切带。长乐-南澳带的左旋走滑活动,是由古太平洋板块朝NW斜向俯冲引起的。晚白垩世以来,闽东南应力场性质为剪切与拉张相互变换,指示地壳拉张不是连续的,而是分期次;晚白垩世以来大洋板块属于低应力型俯冲,拉张是东南部主构造. |
| 学科主题 | 中国典型特殊区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 |
| 收录类别 | CSCD |
| 资助信息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125,KZCX2-102)资助. |
| 语种 | 中文 |
| 公开日期 | 2009-11-30 ; 2011-07-01 |
| 源URL | [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448] ![]()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贵山,温汉捷,胡瑞忠,等. 闽东南基性岩脉形成的构造应力场地质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6,30(2):142-148. |
| APA | 张贵山,温汉捷,胡瑞忠,裘愉卓,杨光树,&于文修.(2006).闽东南基性岩脉形成的构造应力场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0(2),142-148. |
| MLA | 张贵山,et al."闽东南基性岩脉形成的构造应力场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0.2(2006):142-14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