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会泽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浓缩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振亮 ; 黄智龙 ; 饶冰 ; 管涛 ; 严再飞
刊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出版日期2005
卷号30期号:4页码:443-450
关键词混合流体
合作状况其它
中文摘要云南会泽铅锌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川-黔-滇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域的中南部,严格受断裂带的控制.长期以来,对于该矿的成矿流体来源存在着较大的争论.研究表明,矿石中脉石矿物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其δ^13C(PDB)为-2.1×10^-3~-3.5×10^-3极差-1.4×10^-3、均值-2.8×10^-3,δ^18O(SMOW)为16.7×10^-3~18.6×10^-3、极差1.9×10^-3、均值17.7×10^-3,不同矿体(不同标高)、不同产状以及相同矿体不同产状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不具明显差别;除了纯液相包裹体(L)和富液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L+V)外,还存在含子晶的三相包裹体(S+L+V)和不混溶的CO2三相包裹体(VCO2+LCO2+LH2O),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10~400℃之间,具有双峰现象;矿床的(^87Sr/^86Sr)0(0.713676-0.717012)不仅明显高于地幔(0.704±0.002)和峨嵋山玄武岩(0.703932~0.707818;85件样品)的(^87Sr/^86Sr)0,也相对高于矿区赋矿地层(C16)的(^87Sr/^86Sr)。(0.70868~0.70931;3件样品),但明显低于基底岩石的(^87sr/^86Sr)。(0.7243~0.7288;5件样品),且成矿过程中流体基本没有发生Sr同位素分馏现象.因此,成矿流体为均一流体,是不同性质流体的混合产物,具有多源性.而从气液两相包裹体盐度-均一温度图解可以看出,在300-400℃区间,包裹体盐度基本被孤立为两群:一群为5%~6%(w(NaCl)),另一群为12%~16%(w(NaCl)).而在100300℃特别是150-250℃区间,包裹体盐度则基本均匀分布在7%~23%(w(NaCl))之间.断裂带形成压力为(50~320)×10^5Pa,矿体上覆岩石压力为(574-640)×10%5Pa,矿床成矿压力为(145-754)×10^5Pa.流体在上升到断裂带后压力的剧降,导致了沸腾作用的发生.在混合作用和沸腾作用的双重影响下,受狭窄断裂带控制的成矿流体高度浓缩,金属矿物得以大规模地从流体中沉淀出来,形成品位极高的铅锌矿石.
学科主题中国典型特殊区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
资助信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372048);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El(No.2000YK一04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09-12-03 ; 2011-07-01
源URL[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467]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振亮,黄智龙,饶冰,等. 会泽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浓缩机制[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30(4):443-450.
APA 张振亮,黄智龙,饶冰,管涛,&严再飞.(2005).会泽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浓缩机制.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30(4),443-450.
MLA 张振亮,et al."会泽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浓缩机制".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30.4(2005):443-45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