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湖南沃溪钨—锑—金矿床的矿石组构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顾雪祥 ; OskarSchulz ; FranzVavtar ; 刘建明 ; 郑明华
刊名矿床地质
出版日期2003
卷号22期号:2页码:107-120
关键词湖南 钨-锑-金矿床 矿石组构学 围岩 空间关系 同生热水沉积 变质-变形作用
ISSN号0258-7106
通讯作者顾雪祥
中文摘要通过对湖南沃溪矿床的宏观至微观尺度上的矿石组构学研究,揭示出矿床系同生热水沉积成因。层状矿体、细脉状矿化以及围岩蚀变之间的空间关系,指示了矿石与其所赋存的围岩同时形成。矿床形成后的变质—变形作用,主要使矿物发生重结晶、碎裂、位错以及小范围的再活化等。
学科主题矿床地球化学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03-26 ; 2011-07-01
源URL[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773]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顾雪祥,OskarSchulz,FranzVavtar,等. 湖南沃溪钨—锑—金矿床的矿石组构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 矿床地质,2003,22(2):107-120.
APA 顾雪祥,OskarSchulz,FranzVavtar,刘建明,&郑明华.(2003).湖南沃溪钨—锑—金矿床的矿石组构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矿床地质,22(2),107-120.
MLA 顾雪祥,et al."湖南沃溪钨—锑—金矿床的矿石组构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矿床地质 22.2(2003):107-12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