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含磁性离子铁电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亚巍
答辩日期2006-05-29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褚君浩
关键词钙钛矿 铁电薄膜 复合薄膜 铁磁电 Bifeo3 Pb(Zr Ti)O3 Batio3 化学溶液沉积 铁电性质 磁性 介电性质 漏电流 光学性质 椭圆偏振光谱
学位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英文摘要学位论文工作围绕磁性铁电薄膜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铁磁电材料BiFeO3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技术制备BiFeO3薄膜;在不同衬底上制备BiFeO3薄膜,发现采用引入缓冲层的方法,可以明显改善薄膜的择优取向;研究了BiFeO3薄膜的可见-紫外光学性质,认为BiFeO3薄膜为直接带隙材料,光学带隙宽度约为2.36eV;采用椭圆偏振光谱获得了BiFeO3薄膜的红外光学常数;对低阻BiFeO3薄膜的电学性质研究表明,薄膜中存在氧空位和Fe2+缺陷,不仅对薄膜的漏电流有影响,氧空位和Fe2+构成的偶极子,对薄膜的介电性质也有显著影响;对高阻BiFeO3薄膜的电学性质研究表明,薄膜中的晶粒边界,存在低介电常数区,该区域的存在,使得在低电压下薄膜中的漏电流主要沿着晶粒边界流动;薄膜中,Frenkle-Poole发射传导机制占主要地位;在低温下,测得的BiFeO3薄膜的剩余极化达50mC/cm2,首次在C-V测试中获得了蝶形曲线。BiFeO3/PZT多层复合薄膜的制备和研究:制备了BiFeO3层和PZT层相互交叠的多层复合薄膜;复合薄膜仍然保持了BiFeO3薄膜的反铁磁性,平均的饱和磁化强度约2emu/cm3,计算表明应力没有导致薄膜磁学性能的增强;与单纯的PZT薄膜相比,复合薄膜的剩余极化没有很大的变化,但复合薄膜中的缺陷浓度远远大于单纯的PZT薄膜,使得复合薄膜的矫顽场增加;复合薄膜的介电损耗低于单纯的PZT薄膜,而且可以通过改变复合薄膜中BiFeO3层和PZT层的厚度比例,调节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电容调谐率。过渡元素掺杂对BaTiO3薄膜的影响:采用微量过渡元素对铁电材料进行掺杂。采用Co元素对BaTiO3薄膜中的Ti进行不同浓度的替代式掺杂,光学透射谱研究表明,在较低的掺入浓度下,材料的光学带隙随掺杂浓度近似呈线性变化,其原因主要是由于Co的掺入对材料的导带位置产生影响,随掺入浓度的增大,材料的导带底下降;采用椭圆偏振光谱对Mn掺杂BaTiO3薄膜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得到样品的折射率色散关系,样品在可见波段呈正常色散,Mn掺杂会导致BaTiO3薄膜的折射率增大。纯的和Mn掺杂的BaTiO3薄膜都可以采用单谐振子模型很好的拟合。
学科主题红外基础研究
公开日期2012-07-11
源URL[http://202.127.1.142/handle/181331/4468]  
专题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_上海技物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亚巍. 含磁性离子铁电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