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技术在空间对地观测卫星上的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高军 |
答辩日期 | 2007-01-30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导师 | 陈桂林 |
关键词 | 高级加密算法 高级在轨系统 有限域 可编程逻辑阵列 硬件描述语言 |
学位专业 | 电路与系统 |
英文摘要 | 随着各种对地观测卫星的不断发展,通信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卫星系统设计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国际卫星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发展,世界主要的空间机构组成了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CCSDS安全工作组对空间数据安全通信提出了要求,并对在不同网络层次上实施通信安全给出了建议,但是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安全协议。结合空间对地观测卫星的特点,研究符合CCSDS通信规范的安全协议是本文的一项内容。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设计CCSDS推荐的对称加密算法也是本文的另一项研究内容。本文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一、研究CCSDS关于空间通信方面的相关建议。CCSDS关于空间通信的建议包括常规在轨系统和高级在轨系统两个部分。本文重点分析高级在轨系统的层次结构,以及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分析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实现安全通信的特点,并对比在不同层上实现通信安全的差异。点到点、端到端和节点到节点三种通信的安全可以在不同的层上实现。 二、针对空间对地观测卫星在通信方面的特点,本文在CCSDS建议的通信框架下给出了一个基于链路层的安全通信协议。协议包含会话密钥协商、认证、通信参数协商、数据通信四个步骤。通信报文由头部和若干个三元组组成。本文分析常见的攻击手段,包括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结合给出的安全协议,采用增加客户端计算量、滑动窗口和认证的方法进行防御。 三、研究以硬件方式实现CCSDS安全工作组选定的对称加密算法。分析高级加密算法的流程,并使用Xilinx Virtex-4 FPGA实现该算法。内部使用100M时钟的情况下,加解密速度达到133M/S,满足常见空间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加密的要求。 文章最后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对后续的研究做了展望。 |
学科主题 | 红外系统与元部件 |
公开日期 | 2012-08-14 |
源URL | [http://202.127.1.142/handle/181331/4650] ![]() |
专题 |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_上海技物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高军. 加密技术在空间对地观测卫星上的研究与应用[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