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南缘泥盆纪变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 |
作者 | 丛峰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7-05-22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地球化学研究所 |
关键词 | 斜长角闪岩 流纹岩 岛弧 弧后盆地 俯冲带 泥盆纪 克朗盆地 麦兹盆地 阿尔泰 新疆 |
其他题名 | Geochemical Study on the Devonian Metavolcanic Rocks in the Southern Altay,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 |
中文摘要 | 新疆阿尔泰南缘泥盆纪的构造背景一直存在争论。而且,该地区系统的地球化学工作还很薄弱。对阿尔泰南缘克朗和麦兹盆地内的斜长角闪岩和变流纹岩进行的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为阿尔泰南缘泥盆纪的构造背景和地壳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获得的主要结论有: (1)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克朗盆地样品相对于N-MORB表现为“隆起型”曲线形式,而麦兹盆地样品相对于N-MORB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另外,克朗盆地样品具有较高的εNd(t)值(+6.4~+7.4),而麦兹盆地样品则具有偏低的、较宽泛的εNd(t)值(+1.7~+7.3)。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组成表明,麦兹盆地部分样品可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陆壳物质混染。克朗盆地地幔源区表现为亏损上地幔和富集地幔组分的相互作用,而麦兹盆地的地幔源区为受俯冲板片流体/熔体交代的地幔楔。研究表明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可能形成于具有陆壳基底的岛弧/弧后盆地环境。 (2)克朗和麦兹盆地的变流纹岩具有高SiO2、较高(Na2O+K2O)、低TiO2和CaO含量,属于亚碱性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富集轻稀土元素、Eu负异常强烈。变流纹岩的微量元素蛛网图曲线形式类似于智利岛弧花岗岩。在相关判别图上,它们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变流纹岩的εNd(t)值为-2.9~+1.3,它们的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2)为1.04~1.38Ga。其成因与中元古地壳熔融有关,同时有一定量年轻地壳物质的参与。这些结果显示,变流纹岩形成于发育俯冲带的陆缘火山弧环境。 (3)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并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阿尔泰南缘泥盆纪的构造岩浆模式。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3-24 ; 2011-07-01 |
页码 | 50 |
源URL | [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3352]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研究生_研究生_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丛峰. 阿尔泰南缘泥盆纪变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Geochemical Study on the Devonian Metavolcanic Rocks in the Southern Altay,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D]. 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