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薄竹山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 |
作者 | 解洪晶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9-05-26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地球化学研究所 |
关键词 | 薄竹山花岗岩 薄竹山接触带矿床 白牛厂矿床 滇东南 地球化学 铅同位素 |
其他题名 | Petrology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zhushan granite pluton in southeastern Yunna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ineralization |
中文摘要 | 滇东南地区北西以弥勒-师宗断裂与扬子地块分界,南西以红河断裂为界与哀牢山断块毗邻,南连越北古陆,东部文麻断裂与南岭褶皱系连为一体,是我国重要的锡、银、铅、锌等矿产基地,自西向东分布着个旧、白牛厂和都龙三个超大型银锡多金属矿床,在这三个大型矿床附近各分布着一个大花岗岩体,个旧和老君山岩体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而对于薄竹山岩体、薄竹山岩体接触带周边矿床和与临近白牛厂矿床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主要对薄竹山岩体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并且借助铅同位素,对薄竹山岩体接触带矿床和白牛厂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作了分析,阐明这些矿床的形成与薄竹山花岗岩体的关系。 薄竹山花岗岩体分两期侵入,第一期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过铝质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同碰撞阶段;第二期主要为细粒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板内的伸展环境。与第一期相比,第二期花岗岩更加富硅富碱、贫钙贫镁,稀土配分曲线显示Eu亏损更加强烈,更加富集Rb、Ta、Tb、Y,而亏损Ba、Sr、La、Ce等元素。Sr-Nd同位素显示,两期花岗岩可能分别来源于中元古界地壳和太古宙古老基底。 薄竹山岩体长石铅同位素组成均一,其接触带矿床矿石铅与岩体长石铅分布趋势一致,所以接触带矿石铅可能主要由薄竹山岩体提供。对于白牛厂矿床,除个别样品外,矿区内西北白羊矿段和东南部其他矿段矿石铅组成一致,说明整个白牛厂矿区的矿石铅来源比较单一,并且与薄竹山附近矿化点矿石具有相似的铅同位素分布范围,说明两种矿石铅来源可能相同,都来源于薄竹山花岗岩浆。白牛厂矿区内赋矿地层铅与矿石铅同位素演化趋势完全不同,所以赋矿地层不可能为矿石铅的重要来源。 综合薄竹山岩体及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我们发现白牛厂矿区内矿石铅主要来自薄竹山岩体,主要为矿区内隐伏岩体提供。白牛厂矿床早期可能发生过喷流沉积作用,但没有带来大量银、铅、锌等成矿物质,后来燕山期花岗岩浆侵入,带来大量银、铅、锌等成矿物质,形成了现在的白牛厂矿床。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3-24 ; 2011-07-01 |
页码 | 65 |
源URL | [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3506]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研究生_研究生_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解洪晶. 滇东南薄竹山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 Petrology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zhushan granite pluton in southeastern Yunna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ineralization[D]. 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