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诱导重编程培养体系的优化和相关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刘晶
答辩日期2012-05-1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广州生物院
导师裴端卿
关键词诱导多能性干细胞 重编程 培养体系 骨形成蛋白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其他题名The Culture system Optimization and Mechanism Study of Induced reprogramming
英文摘要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是再生医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然而诱导重编程效率的低下和培养条件的复杂性,严重阻碍了相关机制的研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优化重编程培养体系入手,首先成功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无血清重编程培养体系iSF1,该培养体系下四因子的重编程效率可从0.01%提高到0.5%。进一步地,我们针对更少因子的重编程进行了培养体系的优化,最终成功建立一套支持极高效率的成分确定的三因子重编程体系iCD1。在该体系下,三因子的重编程效率可在感染后第八天达到10%,同时也可有效支持两因子(OK和OS)和单因子Oct4及其它因子组合诱导的重编程。利用iCD1技术平台,我们首先发现重编程因子Klf4的功能是促进重编程早期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该功能可以被骨形成蛋白有效替代。骨形成蛋白可通过促进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显著提高OS和O介导的重编程效率和速度。此外,我们还首次发现骨形成蛋白能通过Smad蛋白强烈抑制Jhdm1b介导的重编程过程,该发现表明BMP在重编程过程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极大完善并简化了重编程技术平台,并在体细胞重编程及细胞命运决定的关键机制上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认识。
学科主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语种中文
页码71
源URL[http://ir.foo.ac.cn/handle/2SETSVCV/1002]  
专题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晶. 诱导重编程培养体系的优化和相关机制研究[D]. 广州生物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