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的嘧啶酮类DPP-IV抑制剂的结构优化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谢慧 |
答辩日期 | 2013-05-01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广州生物院 |
导师 | 胡文辉 |
关键词 | DPP-IV抑制剂 2型糖尿病 药物代谢动力学 嘧啶酮类化合物 |
学位名称 | 理学博士 |
学位专业 | 药物化学 |
其他题名 | Novel pyrrolopyrimidine analogues as potent dipeptidyl peptidase IV inhibitors based on pharmacokine |
英文摘要 |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我国近年来患者数量的增长,疾控的形式非常严峻,因此迫切需要能够控制血糖的有效药物。DPP-IV抑制剂作为新一代的抗2型糖尿病药物,以其疗效确证、有效控糖、安全性好、利于服用等特点,而迅速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然而,我国目前尚没有任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PP-IV抑制剂类药物上市。本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研究,确立了噻吩并嘧啶酮类DPP-IV抑制剂6,其体外活性明显高于当前的上市药物(IC50=0.33 nM),但体内药效仅与阿格列汀(IC50=3.4 nM)相当。本课题针对这一体外活性与体内药效的不相关性,针对寻找新型的DPP-IV抑制剂类候选药物,开展了如下研究:1)确立了化合物6体外药效与体内药效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口服生物利用度偏低。研究发现,化合物6存在肝脏代谢不稳定性(%remaining=6.6%),直接导致了口服生物利用度偏低。2)通过结构优化,提升了化合物的代谢稳定性,得到了化合物吡咯并嘧啶类21a(%remaining=65%)。3)通过对化合物21a的继续优化,克服了其吸收性质的缺陷(Efflux ratio=19.0),为提升口服生物利用度打下良好基础。4)最终确立了药物候选物21j(BA=41%),其体外,体内药效均优于阿格列汀,在动物水平上初显安全、有效、可控的性状,因此值得进一步开发。 |
学科主题 | 药物化学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144 |
源URL | [http://ir.foo.ac.cn/handle/2SETSVCV/1014]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谢慧. 基于改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的嘧啶酮类DPP-IV抑制剂的结构优化[D]. 广州生物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