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研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王玉 |
答辩日期 | 2013-10-01 |
文献子类 | 硕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广州生物院 |
导师 | 裴端卿 ; Miguel A. Esteban |
关键词 | 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疾病模型 细胞治疗 |
学位名称 | 理学硕士 |
学位专业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其他题名 | Disease Modeling of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Using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
英文摘要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单基因致病的脂代谢紊乱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基因突变是该病主要诱因,LDLR突变导致肝脏不能有效代谢低密度脂蛋白(LDL),过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滞留在血浆中最后诱发心血管疾病。现有的基于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hiPSCs)的FH疾病模型虽然可以在分化所得肝样细胞中观察到LDL摄取功能异常表型,但却不够特异。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的FH疾病模型,寻找FH疾病特异的表型,为开展新型药物筛选工作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本研究还探讨了靶向修复FH病人LDLR基因,为研究自体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原理支撑。本论文研究主要结果:1)建立了LDLR基因单敲除和双敲除的相同遗传背景(isogenic)的hiPS细胞系;2)建立了多株FH病人尿液细胞来源的基因组无整合的hiPS细胞系;3)已建系hiPSCs定向分化所得肝样细胞(iPSCs-derived hepatocytes,iHeps)具有肝细胞功能;4)FH-iHeps可重现低密度脂蛋白摄取功能障碍表型,并可响应药物处理;5)定点修复了一位FH病人来源的hiPSCs。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病人来源hiPSCs,相同遗传背景的基因敲除细胞系以及基因修复细胞系三个方面出发完整模拟了FH疾病。为利用hiPSCs 研究代谢性疾病,如FH,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模式,并为开展个体化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的探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
学科主题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52 |
源URL | [http://ir.foo.ac.cn/handle/2SETSVCV/1015]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玉. 利用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研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D]. 广州生物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