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EGFRT790M/IGF1R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成药性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陳成斌
答辩日期2015-08-01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广州生物院
导师丁克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T790M 胰岛素样1受体 双重抑制剂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药物化学
其他题名Design, Synthesis and Druggability Evaluation of EGFRT790M/IGF1R Dual Inhibitors
英文摘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靶点。虽然第一代EGFR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对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起到不错的疗效,但是部分患者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出现EGFRT790M耐药突变。为了克服耐药,开发选择性EGFRT790M抑制剂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CO-1686和AZD9291都已获得FDA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并均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最近研究发现,EGFRT790M不可逆抑制剂可能由于旁路IGF1R扩增产生进一步的耐药。因此,开发EGFRT790M/IGF1R双重抑制剂,解决EGFRT790M耐药并预防进一步耐药成为了新的治疗策略。基于分子-蛋白晶体结构的研究,我们合理设计得到了一类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能有效抑制EGFRL858R/T790M及IGF1R蛋白。其中代表化合物2-1g对以上两种激酶的IC50值分别为37.6和12.5 nM;Kd值分别为15和18 nM。并能有效抑制耐药细胞H1975的增殖(IC50为0.132 mM)。进一步在自建的CO-1686耐药的H1975-IGF1R细胞中,2-1g能有效抑制细胞中EGFR、IGF1R和下游蛋白AKT的磷酸化水平,同时,化合物对H1975-IGF1R细胞的增殖IC50为0.147 mM。随后,我们在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2-1f上进一步修饰得到了活性更强的EGFRT790M抑制剂。其中化合物3-3a对EGFRL858R/T790M和EGFRWT的IC50值分别为0.3和6.0 nM ;对H1975耐药细胞和A431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分别为0.023和0.237 mM;并且3-3a在1 mg/kg剂量时能有效抑制H1975移植瘤增长(T/C = 29.2%);10 mg/kg剂量组的小鼠肿瘤完全消退。同时化合物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200 mg/kg/day,对hERG的IC50值为12.60 mM。本研究发现一系列安全、有效的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为开发新型EGFR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理想的候选化合物。
学科主题药物化学
语种中文
页码164
源URL[http://ir.foo.ac.cn/handle/2SETSVCV/1089]  
专题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陳成斌. EGFRT790M/IGF1R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成药性研究[D]. 广州生物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