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沿河核电站基岩爆破的控制标准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夏祥1; 李海波1; 张大岩2; 王新远3; 李俊如1 |
刊名 | 爆炸与冲击
![]() |
出版日期 | 2010 |
期号 | 01页码:27-32 |
关键词 | 爆炸力学 安全标准 爆破 爆破振动 损伤 核电站 |
ISSN号 | 1001-1455 |
英文摘要 | 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岛基础爆破开挖为例,分析了核岛基础不同区域的岩体力学特性以及各层开挖时岩体允许损伤深度的差异,指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岩体爆炸振动控制方法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爆破振动监测和声波实验,分析了岩体爆破振动以及损伤特征,建立了核岛基础爆破开挖时岩体损伤深度与振动速度之间的经验公式,提出了不同区域、不同允许损伤深度的情况下岩体爆炸振动速度控制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监测距爆源一定距离处的岩体质点振动速度控制爆炸损伤深度的方法是合适和有效的。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119.78.100.198/handle/2S6PX9GI/10986] ![]() |
专题 | 岩土力学所知识全产出_期刊论文 国家重点实验室知识产出_期刊论文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3.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夏祥,李海波,张大岩,等. 红沿河核电站基岩爆破的控制标准[J]. 爆炸与冲击,2010(01):27-32. |
APA | 夏祥,李海波,张大岩,王新远,&李俊如.(2010).红沿河核电站基岩爆破的控制标准.爆炸与冲击(01),27-32. |
MLA | 夏祥,et al."红沿河核电站基岩爆破的控制标准".爆炸与冲击 .01(2010):27-3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