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有限元与极限分析法计算桩后推力的分析与比较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许江波1,3; 郑颖人2,3; 赵尚毅2,3; 冯夏庭1; 叶海林2,3
刊名岩土工程学报
出版日期2010
期号09页码:1380-1385
关键词有限元法 不平衡推力法 Spencer法 桩后推力
ISSN号1000-4548
英文摘要

极限分析法是常用的计算桩后推力的方法,但计算中无法考虑桩的变形因素,这种方法假定桩后岩土体变形不受限制,抗滑力充分发挥,计算出的推力是主动土压力。当桩变形受限制而使抗滑力不能充分发挥时,计算结果与实际有偏差。有限元用于计算桩后推力时,遵循桩–土共同作用的原则,它不是极限分析法,算出的推力依据桩的变形,可能是主动土压力,也可能不是主动土压力,此外还可以得到相应的推力分布。当滑坡设计安全系数较小时,岩土体抗滑强度未得到充分发挥,有限元与极限分析法有一定差距;随着设计安全系数的增大,岩土体逐渐达到极限情况,有限元与极限分析法算出的推力趋于一致。依据经验,在一般桩设计安全系数下,两者计算得出推力一致,表明有限元用于计算桩后推力是可行的。本文对影响有限元计算推力的几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与极限分析法(不平衡推力法、Spencer法)进行了比较,说明了两种方法何种情况下计算结果一致,何种情况下不一致。

语种中文
源URL[http://119.78.100.198/handle/2S6PX9GI/11867]  
专题岩土力学所知识全产出_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1.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后勤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许江波,郑颖人,赵尚毅,等. 有限元与极限分析法计算桩后推力的分析与比较[J]. 岩土工程学报,2010(09):1380-1385.
APA 许江波,郑颖人,赵尚毅,冯夏庭,&叶海林.(2010).有限元与极限分析法计算桩后推力的分析与比较.岩土工程学报(09),1380-1385.
MLA 许江波,et al."有限元与极限分析法计算桩后推力的分析与比较".岩土工程学报 .09(2010):1380-138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