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气体运移导致煤体结构变形演化特征研究——以注入氦气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春光1,2,3; 王长盛2; 陶志刚3; 蒋宇静2; 谭云亮2; 魏明尧1; 崔光磊1; 吴学震2,4
刊名岩土力学
出版日期2015
期号12页码:3439-3446
关键词注气 裂隙与基质 边界条件
ISSN号1000-7598
英文摘要

气体运移引起煤体变形是研究煤层气抽采、预防瓦斯突出与温室气体的地质封存的核心问题。一般认为,有效应力变化是控制岩土类材料骨架变形的关键因素。但大量测试结果表明,煤的渗透率与有效应力(或者孔隙压力)表现出非线性关系。为此,应实时观测在静孔隙压力与三轴应力状态下氦气流动导致原煤变形演化全过程。在静孔隙压力状态下煤体积经历从收缩到回弹过程。注气压力越大,煤的收缩与回弹量越大,且收缩量总是大于回弹量。在三轴应力状态下注气初期煤样迅速膨胀。随着注气达到平衡状态,煤变形过程与约束条件表现出紧密相关性,即在应力约束下煤的膨胀率相比注气初期明显减缓;在位移约束下煤由膨胀转向收缩。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仅有孔隙压力作用下,煤基质与裂隙之间孔隙压力差可以压缩煤体,随着气体扩散的进行,可恢复煤的部分压缩变形量。在三轴应力状态下,煤的总体变形是裂隙与基质两者变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应力约束下煤基质与裂隙可以自由膨胀。而煤体在位移约束下,因气体扩散导致煤基质膨胀只能挤压裂隙。根据上述实测结果探讨注气导致煤骨架变形演化机制,为深入理解煤裂隙与基质相互作用对煤渗透率演化提供试验依据。

语种中文
源URL[http://119.78.100.198/handle/2S6PX9GI/12483]  
专题岩土力学所知识全产出_期刊论文
国家重点实验室知识产出_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长崎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春光,王长盛,陶志刚,等. 气体运移导致煤体结构变形演化特征研究——以注入氦气为例[J]. 岩土力学,2015(12):3439-3446.
APA 王春光.,王长盛.,陶志刚.,蒋宇静.,谭云亮.,...&吴学震.(2015).气体运移导致煤体结构变形演化特征研究——以注入氦气为例.岩土力学(12),3439-3446.
MLA 王春光,et al."气体运移导致煤体结构变形演化特征研究——以注入氦气为例".岩土力学 .12(2015):3439-344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