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沉积层和地壳内低速层的分布与识别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赵明辉 ; 丘学林 ; 徐辉龙 ; 施小斌 ; 吴世敏 ; 叶春明 ; 夏少红 |
刊名 | 自然科学进展
![]() |
出版日期 | 2007 |
卷号 | 17期号:4页码:471-479 |
关键词 | 低速层 深部地壳结构 海底地震仪与海陆联测 南海北部 |
ISSN号 | 1002-008X |
中文摘要 | 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的低速层一直是地球物理学家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南海北部海域海底地震仪与海陆联合地震探测的发展,完成的6条测线解释结果初步揭示了该区地壳结构特征,展现了低速层的分布情况.在南海北部共有5处发现速度倒转现象,其中3处发现于莺歌海盆地和珠江口盆地,属于沉积层中的低速层,其特征深度一般为2.0—6.0km、速度2.5—3.0km·s^-1、厚度为2.0—4.6km,由于埋深较浅,可以利用折射震相与反射震相相结合的方法辨识低速层.其余2处位于南海东北部与西北部的海陆过渡带处,属于壳内低速层,其特征深度一般为7.0—18.0km、速度为5.56.0km·s^-1、厚度为3.0—6.0km,由于埋深较大,难以接收到低速层底界面的反射波,而采用低速层走时间断的特性进行辨识.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不同深度低速层的构造成因,为南海形成演化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日期 | 2011-07-05 |
源URL | [http://ir.scsio.ac.cn/handle/344004/7927] ![]() |
专题 | 南海海洋研究所_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明辉,丘学林,徐辉龙,等. 南海北部沉积层和地壳内低速层的分布与识别[J]. 自然科学进展,2007,17(4):471-479. |
APA | 赵明辉.,丘学林.,徐辉龙.,施小斌.,吴世敏.,...&夏少红.(2007).南海北部沉积层和地壳内低速层的分布与识别.自然科学进展,17(4),471-479. |
MLA | 赵明辉,et al."南海北部沉积层和地壳内低速层的分布与识别".自然科学进展 17.4(2007):471-47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海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