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的毒性研究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 | 潘晓洁 ; 常锋毅 ; 刘永定 ; 李敦海 ; 徐爱华 ; 沈银武 ; 黄泽波 |
出版日期 | 2008 |
中文摘要 | 许多的蓝藻藻株可产生毒素,毒素种类多,毒性作用广泛,严重危害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鱼腥藻属的藻株是常见的产毒水华蓝藻。作者分离了滇池的常见水华种类水华鱼腥藻 (Anabaena flos-aquae),并首次对其毒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小鼠生物测试法检测水华鱼腥藻生理盐水提取物的毒性。接受急性测试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10-24小时死亡。注射水华鱼腥藻盐提取物10小时后,小鼠眼球取血,生物试剂盒测试血清指标。测试的血清指标包括反映肝功能的血清指标,如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AST/ALT 比值、总蛋白(total protein)、白蛋白(albumin)、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反映肾功能的肌酐(Cr)和尿素氮(BuN)血清指标:以及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这些血清指标的明显变化说明滇池水华鱼腥藻盐提取物对小鼠的肝脏和肾脏有一定的毒性效应.小鼠重要组织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制备成组织切片光镜检察。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注射水华鱼腥藻盐提取物后,小鼠肝、肾和肺等组织严重损伤,出现出血、空泡、细胞坏死等损害,但这些损害在不同组织中程度不同。因此,通过生物化学分析和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滇池水华鱼腥藻是有毒的,滇池鱼腥藻水华的发生和危害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
会议录 |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4634] ![]() |
专题 | 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会议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潘晓洁,常锋毅,刘永定,等. 滇池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的毒性研究[C]. 见:.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