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光生物反应器生产雨生红球藻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 | 沈银武 ; 刘其芳 ; 徐爱华 ; 肖媛 ; 刘永定 ; 卢朝辉 ; 卢星宏 ; 赵晓玲 ; 陈阿茂 |
出版日期 | 2008 |
中文摘要 |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 Flotow)是自然界中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天然虾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能维护动物机体健康,对水产品和畜禽产品有市场公认的增色作用。目前仅鲑鱼饲料一项虾青素的年市场容量就超过1.85亿美元,而虾青素作为蛋禽和家畜的饲料添加剂的年市场容量也有1.25亿美元,虾青素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类胡萝卜素添加剂,在食品、饲料、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然而,目前世界上仅有几家大公司进行一定规模的生产开发。原因在于生产设施与条件没有达到完全适宜红球藻细胞周期中不断变化着的需求。虽然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报道了红球藻的培养条件,但都是在基于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而忽略了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存在。近几年来,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南昌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规模化的光生物反应器进行红球藻(藻种为雨生红球藻7#和8#)大量养殖,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
会议录 |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4642] ![]() |
专题 | 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会议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沈银武,刘其芳,徐爱华,等. 利用光生物反应器生产雨生红球藻[C]. 见:.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