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环境胁迫和饲料营养对长吻鮠生长、代谢及免疫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刘海燕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7-06-1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授予地点水生生物研究所
导师解绶启
关键词长吻鮠 胁迫 空气暴露胁迫 转移胁迫 氨氮胁迫 维生素C缺乏 应激反应 维生素C 营养水平
中文摘要本文以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 Günther)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环境胁迫和饲料营养对长吻鮠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急性胁迫和慢性胁迫两大部分,在急性胁迫研究部分探讨了空气曝露胁迫、转移及急性氨氮胁迫、热胁迫对长吻鮠的皮质醇、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糖、乳酸和热体克蛋白(HSP)等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在慢性胁迫部分探讨了慢性氨氮、维生素C缺乏及重复干扰胁迫对长吻鮠的影响,同时在慢性氨氮胁迫和重复干扰胁迫中结合抗应激营养因子如维生素C、β-葡聚糖及不同饲料营养水平来探讨营养与应激的关系。慢性胁迫实验中的研究指标除了急性胁迫研究中的指标外,另外综合考虑鱼类机体水平的生长与饲料利用指标,从而使本文的胁迫研究包括了从细胞水平的热体克蛋白、神经内分泌变化、代谢反应、免疫反应一直到机体水平的生长、存活及饲料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在不同的急性胁迫和慢性胁迫下,长吻鮠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反应。皮质醇、血糖、乳酸和SOD活性在急性胁迫下是相对较敏感的应激指标,而溶菌酶、SOD活性及生长性能等在慢性胁迫下是较为可靠的指示胁迫状态的指标;用HSP作为鱼类应激状态的标志物还不成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结果来证实;在慢性胁迫下,长吻鮠对氨氮胁迫和重复干扰胁迫产生适应性,鱼体代谢能的提高可能是其为对付胁迫并保持机体的内稳态所付出的代价,但在饲料维生素C缺乏的情况下鱼体不会产生适应性;维生素C能提高长吻鮠的抗应激能力,在胁迫情况下维持机体正常的溶菌酶和SOD活性是其抗应激能力的机制之一。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16
页码162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2130]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海燕. 环境胁迫和饲料营养对长吻鮠生长、代谢及免疫力的影响[D]. 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