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对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学效应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杨翠云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7-06-12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水生生物研究所 |
导师 | 刘永定 |
关键词 | 微囊藻毒素 微生物 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抗氧化系统 反硝化细菌 有机磷细菌 |
其他题名 | Studies on the Eco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Microcystins against Microbes |
中文摘要 | 目前,关于微囊藻毒素的毒性研究大多集中在动物、植物上,对微生物的研究甚少。本文研究了微囊藻毒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及生理学效应。探讨了微囊藻毒素对微生物氮、磷循环中的主要功能类群反硝化细菌和有机磷细菌的生理功能的影响,为蓝藻水华污染治理最终目的-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1. MC-RR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及生化特性的影响 低浓度MC-RR处理下,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细胞活性和对照几乎没有差异,高浓度MC-RR能在较短时间内抑制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细胞活性,但这种抑制作用仅仅是一种短时效应,随着毒素暴露时间的延长,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生长曲线几乎呈平行趋势,无明显差异。细菌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和糖的含量和对照相比有增加的趋势,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处理组细胞内的含量均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微生物细胞逐渐适应了这种环境的胁迫,从而使细胞的代谢速率减慢。MC-RR能增加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溶菌酶的敏感性和渗透性。MC-RR能明显促进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外渗,并且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外渗量和对照相比越明显。 2. MC-RR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氧化胁迫 低浓度MC-RR(0.1,1 mg/L)的处理组大肠杆菌ROS含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和对照相比均无明显变化。而高浓度MC-RR(5,10 mg/L)处理组在1 h时,细胞内RO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表明细胞受到了氧化胁迫,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处理组ROS含量逐渐下降,恢复到和对照相似的水平,说明细菌通过自身系统的适应和调节逐渐消除了细胞内的活性氧。细胞内TBARS含量变化趋势类似于ROS。高浓度MC-RR处理下,SOD、CAT和GR酶活性以及GSH含量也显著升高,随后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低浓度毒素处理下和对照无明显差异。低浓度MC-RR处理枯草芽孢杆菌1 h时细胞内SOD、CAT酶活性以及TBARS、GSH含量和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高浓度MC-RR处理组SOD、CAT、GR酶活性以及TBARS、GS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10 mg/L MC-RR对枯草芽孢杆菌氧化胁迫的时间效应表明,MC-RR处理1 h时,SOD、CAT、GR酶活性以及TBARS、GS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 3. MC-RR对反硝化细菌及有机磷细菌生长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从滇池水样之中分离到了两株反硝化细菌和有机磷细菌,根据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DN-3属于Bacillus gibsonii,DN-5属于Oceanobacillus iheyensis;P-1和P-2均属于Serratia marcescens.研究结果表明,MC-RR能够抑制反硝化细菌和有机磷细菌的生长及其生理功能,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这种抑制效果越明显。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菌逐渐抵抗了毒素的胁迫,恢复了生长,从而使处理组和对照组生长曲线均成上升趋于平行。MC-RR可能通过抑制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和NR酶活性,从而抑制了培养液中硝态氮含量的减少、亚硝态氮含量的升高。MC-RR对有机磷细菌ACP和AKP酶活性的影响类似,具有一定的剂量抑制效应。整体来看,处理组细胞内ACP和AKP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说明MC-RR抑制了磷酸酶的活性。高浓度MC-RR能够显著抑制磷细菌培养液中可溶性磷酸盐含量,说明抑制了有机磷细菌的解磷能力,这种解磷能力的降低可能主要归因于对细菌数量以及磷酸酶活性的抑制。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1-16 |
页码 | 144 |
源URL | [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2178] ![]() |
专题 | 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翠云. 微囊藻毒素对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学效应[D]. 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