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广义白甲鱼属的物种分类整理及其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信强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8-09-1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授予地点水生生物研究所
导师张鹗
关键词广义白甲鱼属 主成分分析 物种和亚种界定 形态学 分支系统学 种内关系 分类学意义。
其他题名Taxonomic revision of species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cyprinid genus Onychostoma sensu lato Günther, 1896
中文摘要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研究鲃亚科的鱼类类群——白甲鱼属鱼类的形态差异。对在分类上存有疑问的种或亚种进行分析,对发现分布于长江下游支流秋浦河的一个新种——中间白甲鱼的形态和分类地位进行了重点的描述;通过对19个框架测量距离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各种统计分析,来讨论白甲鱼属鱼类的物种有效性。选择高须鱼属、吻孔鲃属、倒刺鲃属和光唇鱼属等7个物种作为外类群,用分支系统学方法及原理重建广义白甲鱼属鱼类的12个物种种间系统发育关系。选取98个骨骼学及外部形态学性状进行描述和比较,数据矩阵应用Hennig 86软件进行简约性分析。主要研究结论表述如下: 1 广义白甲鱼属在世界范围内现有18个有效种。依据口型宽窄和唇后沟可以将分为三个类群:小口型类群(口型I),口裂较窄,宽度小于相应的头宽,而且唇后沟约为下颌长度的2/3,包括小口白甲鱼、粗须白甲鱼;中等口型类群(口型II),口裂中等宽,口宽约等于相应的头宽,唇后沟为下颌长度的一半,包括卵形白甲鱼、稀有白甲鱼、短身白甲鱼、方氏白甲鱼、细体白甲鱼、中间白甲鱼、大渡白甲鱼、白甲鱼、四川白甲鱼、细体白甲鱼、南方白甲鱼、多鳞白甲鱼;和宽口型类群(口型III),口裂平直,口宽大于相应的头宽,唇后沟仅局限在下颌口角处,包括盖氏白甲鱼、细尾白甲鱼、台湾白甲鱼、高体白甲鱼。 2 中间白甲鱼是分布在安徽南部石台县境内,长江下游支流秋浦河的一个白甲鱼新种。 3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协方差分析,卵形白甲鱼和珠江卵形白甲鱼的亚种地位不成立。 4 在澜沧江水系中首次发现细体白甲鱼的分布,为该种在中国的新纪录。 5 越南学者描述的红河水系的三个新物种,即O. thachaensis, O. yeni和O. babeensis,应该是盖氏白甲鱼的初级同物异名。 6 广义白甲鱼属鱼类不构成单系群,而是复系群。 7 狭义白甲鱼属是单系群,可以分为两个亚属。铲颌鱼亚属和白甲鱼亚属,前者包括口裂宽的种类,后者包括除多鳞白甲鱼以外的中等口型种类。 8 狭义白甲鱼属的姐妹群为带垂直条纹的光唇鱼鱼类(除宽口光唇鱼和多耙光唇鱼)。 9 小口白甲鱼和粗须白甲鱼应该共享一个新的属级分类单元。多鳞白甲鱼应独享一个属级分类单元。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16
页码110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2318]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信强. 广义白甲鱼属的物种分类整理及其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分析[D]. 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