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河底栖藻类对流域主要人类活动的响应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贾兴焕 |
学位类别 | 硕士 |
答辩日期 | 2008-06-13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水生生物研究所 |
导师 | 蔡庆华 |
关键词 | 底栖藻类 香溪河 群落动态 人类活动 土地利用 大型水电站 酸性矿山废水 响应 |
其他题名 | The response of benthic algae to the impact of mainly human activities in Xiangxi River Watershed |
中文摘要 | 1. 于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对香溪河干流及两条主要支流上11个样点的底栖藻类进行调查。研究期间线形曲壳藻为绝对优势种,表现为在各季节之间的稳定分布;而异极藻、颤藻及极小冠盘藻等则表现为一定季节上的差异分布。 季节变化上,香溪河流域底栖藻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物种数、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均表现为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虽然叶绿素a浓度季节变化较大,但是时间序列自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河流叶绿素a时间序列稳定。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也是如此。空间分布上,底栖藻类存在很大的异质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物种数、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均表现为高岚河最高,香溪河干流次之,九冲河最低。 2. 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于2004年6月将采样点拓展到全流域(参与本文分析的样点为76个)。 根据流域特征,应用聚类分析将76个样点分为4组,各组理化指标、主要优势种、藻类密度及叶绿素a浓度等均存在很大差异。CCA分析表明土地利用对流域底栖藻类空间异质性影响很大。沉积指数和营养硅藻指数表明香溪河流域整体上沉积及营养水平不高,为中富营养型水体,其中以九冲河水质最好,古夫河和干流次之,高岚河水质相对较差。 3.于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份,对古夫河上受古洞口一级水库影响的GF04样点及高岚河上参照样点GL03进行每月采样。 研究期间两样点营养盐、温度、流速等理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资源胁迫对GF04、GL03的影响一致;根据弗鲁德数划分为三种生境(静水、缓流和湍流生境),弗鲁德数分析表明两样点水动力学差异显著。水动力学及生境的变化是影响底栖藻类群落的重要因素。非着生型硅藻、直立型硅藻、有柄型硅藻及其代表性优势种可以很好的反映大型电站不定期放水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4.对受酸性矿山废水影响的高岚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酸性矿山废水影响地区藻类在2001年7月至2007年7月几年间恢复很快,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物种丰富度、密度及叶绿素a浓等明显升高,优势种由耐酸物种向非耐酸种转变,群落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但藻类仍然受其影响严重,Al、Cu、Zn、Mn等是影响该地区底栖藻类的重要因素,底栖藻类密度、叶绿素a浓度、无灰干重、自养指数及群落组成等指标均可以很好地指示这种影响。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1-16 |
页码 | 117 |
源URL | [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2330] ![]() |
专题 | 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贾兴焕. 香溪河底栖藻类对流域主要人类活动的响应[D]. 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