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接种蓝藻修复生物土壤结皮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作者王伟波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9-06-04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授予地点水生生物研究所
导师刘永定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 修复 荒漠蓝藻 接种 温度 沙埋 覆盖
其他题名Studies on Biological Soil Crust Rehabilitation by Cyanobacterial Inoculation
中文摘要生物土壤结皮在世界上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分布。它们是由微生物及附属物与土壤颗粒粘结成的壳状结构。结皮中微生物可能包括蓝藻、绿藻、地衣、苔类、藓类、微小真菌、细菌等。生物土壤结皮在维持和改良环境状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它们自身对于自然和人为干扰的敏感性,在其分布的广大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呈退化状态。研究发现自然条件下生物土壤结皮的恢复往往需要数十年至上千年时间。为了加速生物土壤结皮的恢复,人工接种结皮生物组分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蓝藻通常是最早出现在干扰土壤上的光合植物种类。虽然它们固碳和固氮能力分别比苔藓和地衣低,但是它们生长迅速且容易在液体培养基中大量培养。接种蓝藻恢复生物土壤结皮更加受到研究者的青睐。 本研究首先在野外条件下研究了接种蓝藻修复生物土壤结皮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在试验结束时藻结皮盖度达到48.5%,藻类种数达到14种;藻结皮厚度、抗压强度和叶绿素a含量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苔藓植物出现在蓝藻接种后的第二年,比自然恢复时间缩短一半;藻类接种不仅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土壤中总盐、碳酸钙含量和电导率也因藻类接种而增加。在藻类接种后3年样地迎风坡和北方坡维管植物种类分别达到10种和9种,Simpson指数在迎风坡和背风坡分别为0.842和0.852,Shannon-Weiner指数在迎风坡和背风坡分别为2.097和2.053。 本研究在室温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三种荒漠优势蓝藻¬¬¬¬¬―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爪哇伪枝藻(Scytonema javanicum)、纤细席藻(Phormidium tenue)――的生长特性,不同温度(2, 5, 10, 15, 25, 35℃)、开放式载体培养状态下三种蓝藻的生长状况及形态观察,以及爪哇伪枝藻在不同温度(10, 15, 20, 25, 30℃)培养条件下的光合活性、光合色素含量和伪枝藻素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 在液体培养基中,纤细席藻生长速率最快,高于具鞘微鞘藻和爪哇伪枝藻;2) 开放式载体培养条件下,藻株的生长速率低于液体培养,因此荒漠优势藻类的培养优先选择液体培养,具鞘微鞘藻和爪哇伪枝藻不易被细菌污染,纤细席藻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在培养该藻株时要考虑采取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抑制细菌过度繁殖;3) 爪哇伪枝藻短期培养(18天)宜选择相对较高的培养温度(25-30℃),而长期培养(30天)宜选择相对较低的培养温度(15-20℃)。 研究了温室条件下干燥沙子不同掩埋时间(0, 5, 10, 15, 20, 30天)和深度(0, 0.2, 0.5, 1, 2 cm)对人工藻结皮生物量、叶绿素荧光活性和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体上随着沙埋时间的延长和深度的增加人工藻结皮的Fv/Fm值和胞外多糖含量逐渐降低, 但是在20天和30天沙埋处理之间, 两者在不同沙埋深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生物量的降低出现在沙埋处理20天和30天, 在不同的沙埋深度这2种处理时间之间差异亦不显著。Fv/Fm值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协同降低说明两者之间或许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研究了覆盖对人工藻结皮形成的影响。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物理覆盖材料及四种不同浓度的化学覆盖剂。结果表明只有塑料薄膜能够显著地促进人工藻结皮的形成,其它物理覆盖材料黑色聚乙烯塑料网、沙柳席和医用纱布对藻结皮形成无显著性影响,甚至抑制藻结皮的形成。估计是在覆盖条件下接种藻丝体停留在土壤表面,而当覆盖物去除后它们不能向下运动,从而被强光辐射杀死。四种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处理均限制了接种藻丝体的生长,但是海藻酸钠可以粘结土壤颗粒形成化学土壤结皮。 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本研究最后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接种蓝藻恢复生物土壤结皮技术体系,即首先对样地进行分析,然后去除干扰、进行前固定,筛选藻株、大量培养从而进行土壤接种,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一些辅助措施如灌溉、施肥、覆盖。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16
页码132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2436]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伟波. 接种蓝藻修复生物土壤结皮的研究, Studies on Biological Soil Crust Rehabilitation by Cyanobacterial Inoculation[D]. 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