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毁林后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成娥 ; 郑粉莉 ; 贺秀斌 |
刊名 | 中国水土保持
![]() |
出版日期 | 2002 |
期号 | 7页码:21 |
合作状况 | 其它 |
中文摘要 | 土壤生物活性是反映土壤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人为破坏植被后 ,土壤侵蚀加剧 ,导致了土壤严重退化。研究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林地人为破坏植被后 ,坡面不同地形部位 0~ 6 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量碳、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变化的结果表明 :人为毁林后的 7年与 5年相比 ,坡面上、中、下部土壤剖面中有机质、微生物量碳以及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都明显降低 ,0~ 2 5cm土层表现极为显著。土壤的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也呈同样趋势。受坡面微地形的影响 ,浅沟沟槽和浅沟沟坡部位的土壤生物活性也明显不同。浅沟沟槽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量碳和三大类微生物数量以及中性磷酸酶均高于沟坡。此结果表明 ,人为毁林开垦耕种导致土壤生物活性明显降低。人为毁林后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研究@张成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郑粉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贺秀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1-29 |
源URL | [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2562] ![]() |
专题 | 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成娥,郑粉莉,贺秀斌. 人为毁林后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2002(7):21. |
APA | 张成娥,郑粉莉,&贺秀斌.(2002).人为毁林后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研究.中国水土保持(7),21. |
MLA | 张成娥,et al."人为毁林后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研究".中国水土保持 .7(2002):2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