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基于核磁共振法的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李志清; 孙洋; 胡瑞林; 赵颖![]() |
刊名 | 工程地质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26期号:3页码:758-766 |
关键词 | 海相与陆相页岩 孔径分布 纳米孔隙 核磁共振冻融法 压汞法 气体吸附法 |
ISSN号 | 1004-9665 |
英文摘要 | 选取威远海相页岩(1#)、焦石坝海相页岩(2#)、瑶曲凝灰岩(4#)及瑶曲陆相页岩(5#和6#),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与低场核磁共振(NMR),研究中国海相页岩和陆相页岩之间的孔隙结构特征的差异化特征。核磁共振冻融法(NMRC)可以精细探测页岩的纳米范围的孔隙结构。该方法可以拓展到结合核磁共振弛豫分析进行微观测量,详细探测不同孔径尺度下页岩的孔隙结构。测试温度梯度变化越小,孔隙分布测量的结果越精细。测试结果表明,从样品5#,2#,6#,1#至样品4#的孔隙率逐个减小。NMRC,LFNMR,压汞法(MIP),气体吸附法(GA)在它们各自的有效测量范围内,孔径分布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因此,将NMRC,LFNMR与GA和MIP等方法组合,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储层页岩的孔隙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陆相页岩(5#瑶曲页岩)的纳米孔隙更发育,与海相页岩相比也许具有更高的商业开发价值。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6324581 |
资助机构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项目资助 |
源URL | [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78545] ![]() |
专题 | 力学研究所_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2012-)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志清,孙洋,胡瑞林,等. 基于核磁共振法的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18,26(3):758-766. |
APA | 李志清,孙洋,胡瑞林,赵颖,&彭宇.(2018).基于核磁共振法的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6(3),758-766. |
MLA | 李志清,et al."基于核磁共振法的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工程地质学报 26.3(2018):758-76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力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