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赛弗特1型星系NGC 4151的光变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郭迪福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6-06-14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授予地点上海天文台
导师陶隽
关键词活动星系核—NGC 4151 光变 CCD 测光
英文摘要赛弗特星系NGC 4151是一个离我们最近(当哈勃常数取75 km s-1Mpc-1时,红移为0.00332,距离为13.2 Mpc)和最亮的赛弗特1型星系之一。NGC 4151的寄主星系是一个典型的旋涡星系SABab(Perez Garcia 等人 1998)。由于它的明亮性和光变特性使得它成为目前整个电磁波段研究最多和最好的天体之一,可以用来测试不同的理论模型。 本文综述了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xy nucleus, AGN),以及NGC 4151的研究现状,同时阐述了天文上CCD的观测过程以及NGC 4151观测资料的处理中所用到参数的选取。测光观测对于得到光变曲线以及研究不同时标的光变具有重要的意义。CCD测光,可以直接得到天体的光变曲线、视星等、光变时标、色指数等重要的物理参数。对这些测光结果的分析,可以对天体的物理特性、理论模型、动力学性质和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CCD测光对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使用IRAF数据处理软件对2003年5月2日的观测资料进行测光来获得光变曲线时,在三个波段同时发现了一个可能的微光变,并给出了引起微光变的几个可能的物理机制。如果微光变是由吸积盘上热斑运动引起的,则可以根据微光变的时标来估算其中央黑洞的质量。我们利用这种方法估算得到NGC 4151中央黑洞的质量。收集了NGC 4151在V波段从1968年到2003年的光电测光和CCD测光的历史光变资料以及B波段从1910年到2000年的历史光变资料。在获得历史光变资料后利用Jurkevich方法和DCF两种方法来求光变周期,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周期基本上是吻合的。同时我们讨论了长周期光变的几种可能机制,最后求得了NGC 4151不同波段之间的色指数。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7-01
页码63
源URL[http://119.78.226.72//handle/331011/14638]  
专题上海天文台_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迪福. 赛弗特1型星系NGC 4151的光变研究[D]. 上海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天文台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