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珠江河口及近海水域中Cu的形态分布及其对藻类的生物毒性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龙爱民 ; 陈绍勇 ; 刘胜 ; 赵迪 ; 殷克东
刊名海洋环境科学
出版日期2003
卷号22期号:3页码:48-51
关键词Cu 形态 藻类 生物有效性
ISSN号1007-6336
中文摘要对珠江河口及近海水域样品中Cu的总含量以及颗粒态、游离态Cu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Cu的总浓度有随河口向外海递增的趋势,并非完全体现陆源性规律。说明研究水域中Cu不仅可能具有其他来源,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沿岸上升流的影响。但是游离态Cu的分布却表现相反的规律,无论是游离态Cu的浓度还是游离态Cu在总Cu中所占的份额都自河口向外海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Cu的形态分布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水体的理化性质。本研究还逶过对不同盐度水样的杜氏藻培养后Cu吸收量的测定,即逶过Cu对藻类的生物有效性验证了Cu形态的分布规律。
公开日期2011-07-04
源URL[http://ir.scsio.ac.cn/handle/344004/6473]  
专题南海海洋研究所_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龙爱民,陈绍勇,刘胜,等. 珠江河口及近海水域中Cu的形态分布及其对藻类的生物毒性[J]. 海洋环境科学,2003,22(3):48-51.
APA 龙爱民,陈绍勇,刘胜,赵迪,&殷克东.(2003).珠江河口及近海水域中Cu的形态分布及其对藻类的生物毒性.海洋环境科学,22(3),48-51.
MLA 龙爱民,et al."珠江河口及近海水域中Cu的形态分布及其对藻类的生物毒性".海洋环境科学 22.3(2003):48-5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海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