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热力性能比较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罗珂1,2,3; 骆超1,2![]() ![]() |
刊名 | 化工进展
![]() |
出版日期 | 2017-04 |
卷号 | 36期号:4页码:1521-1528 |
关键词 | 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 工质选择 最佳闪蒸温度 热效率 ?效率 flash-binary power system working fluid selection optimal flash temperature thermal efficiency exergy efficiency |
ISSN号 | 1000-6613 |
DOI | 10.16085/j.issn.1000-6613.2017.04.048 |
其他题名 | Thermal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flash-binary power system |
英文摘要 |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的循环工质,建立了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在这个计算模型中,采用热水温度范围为100-150℃,热水流量取为36t/h,冷却水进口温度设定为15℃。以单位热水净发电量、热效率、[火用]效率和系统不可逆损失作为联合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研究5种有机工质(R236fa、R600a、R600、R245fa、R601a)的运行参数,比较不同地热流体温度条件下这5种有机工质的做功能力,确立了联合发电系统的最佳循环工质。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系统的净发电量随着闪蒸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每种工质都有一个最佳的闪蒸温度使得联合系统的单位热水净发电量达到最大;综合考虑这5种工质的环保性能和热力学性能,工质R245fa是综合性能最好的工质,可作为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的有机工质。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giec.ac.cn/handle/344007/16652]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通讯作者 | 龚宇烈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2.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罗珂,骆超,龚宇烈. 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热力性能比较[J]. 化工进展,2017,36(4):1521-1528. |
APA | 罗珂,骆超,&龚宇烈.(2017).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热力性能比较.化工进展,36(4),1521-1528. |
MLA | 罗珂,et al."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热力性能比较".化工进展 36.4(2017):1521-152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广州能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