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植物群落的可入侵性与紫茎泽兰的入侵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作者 | 卢志军 |
| 答辩日期 | 2005 |
| 文献子类 | 博士 |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导师 | 马克平 |
| 关键词 | 群落可入侵性 入侵种 生物多样性 生物入侵 紫茎泽兰 |
| 学位专业 | 植物生态学 |
| 其他题名 | DISSERTATION Plant community resistance to the invasion of Eupatorium adenophorum in southwest China |
| 英文摘要 | 生物入侵作为全球变化的一部分,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而群落可入侵性是生物入侵研究的核心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原产墨西哥,广泛入侵我国西南地区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为例:首先,对西南地区被紫茎泽兰入侵的群落和生境进行了分类;然后,就地形、本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环境梯度等对群落可入侵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紫茎泽兰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模拟和预测。 在小尺度上,紫茎泽兰入侵与本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呈负相关,表明资源的可利用性可能是调节群落可入侵性的主导因素;本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和入侵的早期抑制紫茎泽兰入侵;在大的尺度上,物理环境的变异超过了内在生物因子的重要性,本地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紫茎泽兰入侵成功呈正相关。 紫茎泽兰主要通过公路和河流在我国西南地区入侵和扩散;资源的可利用性是影响公路和河流两侧群落可入侵性的关键因子。 紫茎泽兰分布中心主要在沧源、元江和西昌;位于分布区边缘的乐业、重庆和泸定有可能成为新的分布中心,并对邻近地区,尤其北面和东面的区域形成繁殖体压力;紫茎泽兰整体上有向东和向北扩散的趋势。目前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将来的分布区还将以云贵高原为核心。 |
| 语种 | 中文 |
| 页码 | 85 |
| 源URL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4157] ![]() |
| 专题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卢志军. 中国西南地区植物群落的可入侵性与紫茎泽兰的入侵[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