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大巴山两种水青冈林的群落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熊莉军
答辩日期2007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导师郭柯
关键词大巴山 巴山水青冈 米心水青冈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动态
学位专业生态学
其他题名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Two Contrasting Beech Forests in Daba Mountains, Sichuan, China
英文摘要水青冈林是欧洲、北美东部和日本温带地区最主要的地带性植被之一。在我国,水青冈林仅分布在亚热带山地。因此,无论其物种组成,还是其群落特征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然而,有关我国水青冈林群落特征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大巴山是我国水青冈林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保存有较大面积的原始水青冈林。本文通过样方调查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当地巴山水青冈群落和米心水青冈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和群落结构与动态。主要结果如下: 巴山水青冈群落7个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77科、142属、217种。乔木层以壳斗科、杜鹃花科等科为主;灌木层以蔷薇科、忍冬科以及乔木树种的幼树为主;草本层以苔草属植物及普通鹿蹄草占优势。群落区系地理成分划分为16个类型及亚型。不同多样性指数的大小在不同层次有所不同。阳坡、半阳坡的物种多样性高于阴坡;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土壤特征的回归关系不同。群落建群种和乔木层主要树种的重要值与物种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负相关关系。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主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乔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更明显地受到环境因子和群落自身特征的双重影响。 巴山水青冈群落的乔木层成层明显。根据树冠高度分布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亚层,第一亚层高度约为19-27m,第二亚层高度约为5-9m。高位芽植物在群落生活型谱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一年生植物和地上芽植物。巴山水青冈的株数-高度、株数-胸径分布曲线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中间高度和中间径级的植株数量很少。 米心水青冈群落4个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74科、140属、197种。乔木层以壳斗科、蔷薇科等科为主;灌木层以蔷薇科、忍冬科等占优势;草本层主要由莎草科、菊科和百合科等科组成。群落的区系地理成分一共划分为18个类型及亚型。除物种丰度外,物种多样性各个指数的顺序均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乔木、灌木、竹子的多度和盖度(乔木的盖度以胸高面积代替)均与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 根据树冠高度可将米心水青冈群落的乔木层划分为两个亚层,第一亚层高度约为16-22m,第二亚层高度约为5-9m。近半数乔木物种在群落中呈簇生状。生活型谱中,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其次是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一年生植物,没有地上芽植物。米心水青冈的实生幼苗十分匮乏,幼树以萌生树为主。其株数-高度、株数-胸径分布曲线呈递减趋势,幼龄个体数>中龄个体数>老龄个体数。
语种中文
页码66
源URL[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4350]  
专题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熊莉军. 大巴山两种水青冈林的群落特征分析[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