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水母雪莲高产细胞系的筛选及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调控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茂寅
答辩日期1999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导师赵德修
关键词水母雪莲 植物细胞培养 黄酮类化合物 代谢调控 生物反应器
学位专业植物生理学
英文摘要水母雪莲属菊科植物,为名贵中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为解决雪莲资源其中匮乏,本文开展了利用水母雪莲细胞培养生产黄酮类活性成分的可行性研究。 采用目视法从水母雪莲原始愈伤组织中筛选得到白色、黄色和红色3种细胞系,其中黄色系的黄酮含量最高。利用γ射线辐射处理从红色系得高产黄酮细胞系。 证明了多种理化因子对水母雪莲培养细胞中黄酮类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温度和光照对水母雪莲愈伤组织黄酮合成影响较大。25℃是最佳培养温度;红光促进愈伤组织生长,蓝光促进黄酮的合成;进一步研究表明:光调节黄酮代谢途径第一步所需酶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PAL活性被红光所抑制,被蓝光所促进。碳源、氮源、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形成影响较为显著。对MS培养基成分进行调整得到M-13培养基,在M-13培养基上培养的愈伤组织生长量和黄酮产量比MS培养基分别提高33%和82%。 首次建立水母雪莲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确定了水母雪莲细胞悬浮培养的最适培养条件和最适培养基成分组成。摇床转速 90~120 r/min、接种量 2.5~4.0gDW/L、接种物种龄 8~10 d 对黄酮合成有利。调整MS培养基成分得到适合于培养水母雪莲悬浮细胞的生长培养基G和黄酮合成培养基MP,从而使细胞生长量与黄酮产量分别长比MS培养基提高32%和70%。 应用2-L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对水母雪莲细胞进行了悬浮培养。TLC和HPLC分析表明,水母雪莲细胞培养物能够形成2种黄酮活性成分金合欢素和高车前素。本论文对水母雪莲细胞培养生产药用活性成分作了基础性工作。
语种中文
页码71
源URL[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930]  
专题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茂寅. 水母雪莲高产细胞系的筛选及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调控[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99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