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和田地区农业碳效应及农业碳汇补偿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熊传合
答辩日期2017-05-01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新疆乌鲁木齐
导师杨德刚
关键词农业碳效应 农业碳汇补偿 减源増汇对策 和田地区 Agricultural Carbon Effects Agriculture Carbon Sinks Compensation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And Agricultural Carbon Sink Increase Hotan Prefecture
学位专业理学博士
英文摘要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极大的影响了世界人民的生产、生活,并且已经渐变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温室气体主要来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但快速发展的农业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加速了气候变暖。虽然农业是碳源,但是农业能够固碳,具有强大的碳汇生态功能,碳减排潜力巨大。基于此,本文选择经济落后环境脆弱而且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和田地区为研究区,探讨农业碳效应,并尝试建立农业碳汇补偿机制,以期促进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和田地区农业碳效应整体表现为正效应。在农业碳排放方面,本文从农业碳排放强度对和田地区、全疆、全国做了对比,结果显示中国的农业碳排放强度为 507.00 kg/万元 AGDP,新疆的农业碳排放强度为699.22 kg/万元 AGDP,和田地区农业碳排放强度为 1137.97kg/万元 AGDP,和田地区农业为高碳排农业,农业碳减排任务艰巨;本文运用脱钩理论探索了和田地区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数看,1999-2014 年经历了“脱钩—挂钩—脱钩”三种状态过程,通过对和田地区、全疆、全国的对比表明和田地区是一个在脱钩阶段上严重滞后于全国与全疆的地区;从农业碳排放驱动机理来看,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经济是和田地区农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而农业结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和田地区农业碳排放。在农业碳汇方面,本文从碳汇水平对和田地区与全国进行了对比,全国的平均碳汇水平约为 4.14,而和田地区为 6.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63.60%,表明和田地区农业为高碳汇农业;农业碳汇的影响因素有农业有机肥、农作物产量、种植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影响和田地区农业碳汇的主要因素是农业产业结构,特别是特色林果业的发展,长期均衡分析表明特色林果业面积增加 1%,农业碳汇总量增加 0.4556%;本文采用净碳汇量乘以吨碳价格法来估算农业碳汇的经济效益,最终计算出 2014 年和田地区农业碳汇效益为 7.25 亿元,每亩耕地碳汇效益为 261.34 元。综合来看,一方面和田地区由于农业生产方式、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农业属于高碳排农业;另一方面,由于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农业碳汇水平高,农业碳汇生态功能明显,碳汇经济效益高,属于高碳汇农业。和田地区农业碳效应整体表现为正效应,减排増汇潜力巨大。(2)构建了和田地区农业净碳汇补偿机制和低碳模式下农业碳汇补偿机制。本文以和田地区农业碳效应整体表现为正效应为前提构建了包括补偿目标、补偿原则、利益相关者、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资源来源等六个方面的农业净碳汇补偿机制;基于和田地区农业属于高碳排农业,本文构建了包括化学品减量化、低碳耕作、秸秆还田、低碳养殖等低碳模式下农业碳汇补偿机制,制定了各低碳模式下的补偿标准,并对低碳模式下的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做了详细的介绍,特别的还对农业温室气体减排自愿交易案例进行了分析,表明开展农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具有可行性,以期为和田地区开展低碳模式下的农业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提供借鉴。(3)提出了推进和田地区农业减源増汇的对策建议。根据和田地区农业碳效应分析发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和田地区人口、经济、科技、农业结构等八方面的农业碳减排的政策建议;同时,提出了包括法律、政策、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完善和田地区农业碳汇补偿机制的建议,其实这也是保障和田地区农业碳减排的政策建议顺利实施的建议。
学科主题人文地理学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4792]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空间对地观测与系统模拟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熊传合. 和田地区农业碳效应及农业碳汇补偿机制研究[D]. 新疆乌鲁木齐.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