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主题分析--以哈萨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例[C]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 | 阿达衣·赛肯; 杨兆萍; 中国科学院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
出版日期 | 2011 |
会议地点 | 乌鲁木齐 |
关键词 | 哈萨克 民族文化旅游 旅游资源评价 地域分工 |
英文摘要 | 旅游资源评价是在一定尺度的时空范围内对资源数量、资源丰度、资源级别构成、类型、空间组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的综合评价。其意义在于科学评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客观分析其发展变化规律,从而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及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综合分析了哈萨克民族的文化特征、地理分布和区域分工等因素,对哈萨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和总结,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从观赏性、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奇特度、规模丰度、完整性等因子和旅游资源的组合度、开发条件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哈萨克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在此基础上将哈萨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分为4个主类、12个亚类和55个基本类型,建立了哈萨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结构体系和树型模型;并结合地脉和文脉特征提出了哈萨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分工,划分了大玉兹哈萨克民族文化和中玉兹哈萨克民族文化两大旅游区、四个旅游带。 |
资助机构 | 中国地理学会 |
会议录出版者 | 万方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1606] ![]() |
专题 |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
通讯作者 | 中国科学院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阿达衣·赛肯,杨兆萍,中国科学院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主题分析--以哈萨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例[C][C]. 见:. 乌鲁木齐.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