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蛇绿岩就位机制及时限/Emplacement of ophiolites:Mechanisms and timing[J]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马冲; 赵桂萍; 肖文交; 韩春明; 罗军; 王忠梅; Ma Chong; Zhao Guiping; Xiao Wenjiao; Han Chunming
刊名地质科学
出版日期2011
卷号3页码:865-874
关键词蛇绿岩 蛇绿岩就位机制 蛇绿岩就位时限
英文摘要蛇绿岩就位机制可以划分出4种:1)碰撞仰冲型:被动大陆边缘或岛弧与洋壳碰撞时,俯冲到一定深度的硅铝质物质在浮力作用下折返,并上驮相对完整的大洋岩石圈残片到达地表;2)增生底垫型:洋底、海沟沉积物及海底较高地形的上层物质从俯冲板块上刮削下来,持续底垫到上覆板块之下,使大洋岩石圈残片逐渐被动抬高;3)俯冲剥离型:断裂发育相对密集的洋中脊和转换断层等大洋岩石圈薄弱带,在滑脱断层的作用下大洋岩石圈上部层位的物质被剥离,在俯冲作用的驱动下被抬升;4)角流型:从俯冲板块上刮削下来的大洋岩石圈残片被带入狭窄型或宽阔型增生楔,以管道流的方式进入深部并遭受高压变质作用,由低密度物质裹挟带出并就位至增生楔浅部.变质底板可以限定蛇绿岩就位的开始时限,后就位沉积物可以确定蛇绿岩就位的结束时间.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2908]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冲,赵桂萍,肖文交,等. 蛇绿岩就位机制及时限/Emplacement of ophiolites:Mechanisms and timing[J][J]. 地质科学,2011,3:865-874.
APA 马冲.,赵桂萍.,肖文交.,韩春明.,罗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9.(2011).蛇绿岩就位机制及时限/Emplacement of ophiolites:Mechanisms and timing[J].地质科学,3,865-874.
MLA 马冲,et al."蛇绿岩就位机制及时限/Emplacement of ophiolites:Mechanisms and timing[J]".地质科学 3(2011):865-87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