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人工防护林带不同林分凋落叶分解及养分释放/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of different stand types in a shelter belt in Xin-jiang arid area[J]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杨玉海; 郑路; 段永照;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 |
刊名 | 应用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1 |
卷号 | 22期号:6页码:1389-1394 |
关键词 | 凋落叶 分解 养分释放 |
英文摘要 | 2007年10月下旬至2008年11月,采用原位模拟分解网袋法,对新疆克拉玛依市区北郊人工防护林新疆杨、紫穗槐及二者混合凋落叶进行为期365 d的分解及养分释放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树种不同,凋落叶质量损失率的动态变化不同;凋落叶组成对质量损失率有显著影响,与单优林凋落叶相比,紫穗槐与新疆杨凋落叶混合后更易于分解.经修正Olson负指数衰减模型分析,新疆杨凋落叶分解系数最低(k=0.167),混合凋落叶分解系数最高(k=0.275),估测3种凋落叶半分解和95%分解所需时间为2.41~4.19 a和10.79~17.98 a.不同的分解时期3种凋落叶中N、P和K的残留率不同,分解1年后,K为净释放,N和P为固持或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而富集.分解过程中,除紫穗槐凋落叶在分解中期有机碳分解率下降外,其他处理凋落叶有机碳分解率均不断上升,1年后分解率在35.5%~44.2%之间.C/N值基本呈下降趋势,分解前期和中期下降幅度较小,后期下降较快.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 ; 克拉玛依区科技计划项目 ; 克拉玛依区科技计划项目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 ; 克拉玛依区科技计划项目 ; 克拉玛依区科技计划项目 |
源URL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2996] ![]() |
专题 |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
通讯作者 |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玉海,郑路,段永照,等. 干旱区人工防护林带不同林分凋落叶分解及养分释放/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of different stand types in a shelter belt in Xin-jiang arid area[J][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6):1389-1394. |
APA | 杨玉海.,郑路.,段永照.,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2011).干旱区人工防护林带不同林分凋落叶分解及养分释放/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of different stand types in a shelter belt in Xin-jiang arid area[J].应用生态学报,22(6),1389-1394. |
MLA | 杨玉海,et al."干旱区人工防护林带不同林分凋落叶分解及养分释放/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of different stand types in a shelter belt in Xin-jiang arid area[J]".应用生态学报 22.6(2011):1389-139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