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缘5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与生态意义/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ed germination traits of 52 species from Gurbantunggut Desert and its peripheral zone[J]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刘会良; 宋明方; 段士民; 王习勇; 张道远; 尹林克; LIU Huiliang; SONG Mingfang; DUAN Shimin; WANG Xiyong
刊名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11
卷号31期号:15页码:4308-4317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种子萌发 生活型 萌发类型
英文摘要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周缘5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比较,以探讨该地区植物的不同萌发对策及其生态适应意义.结果发现:萌发率80%以上的有11种,小于20%的有22种,7种未萌发;萌发开始时间为1-3d的有37种,大于10d的有2种;萌发持续时间为1 -7d的有10种,大于22d的有14种;达50%萌发率的时间为1 -7d的有17种.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2种植物可划分为4种萌发类型:爆发型、过渡型、缓萌型和低萌型,这可能与生境土壤中水分存在差异有关;木本植物的萌发率显著高于非木本植物,暗示木本植物的高萌发率保证植物能够快速占领空间和资源,增加竞争优势,而非木本植物,尤其是1年生植物表现低的萌发率,是植物生存的一种风险分摊策略.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 中国科学院"十二五"预研重要方向性项目 ; 中国科学院"十二五"预研重要方向性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 中国科学院"十二五"预研重要方向性项目 ; 中国科学院"十二五"预研重要方向性项目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3141]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新疆,838008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会良,宋明方,段士民,等.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缘5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与生态意义/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ed germination traits of 52 species from Gurbantunggut Desert and its peripheral zone[J][J]. 生态学报,2011,31(15):4308-4317.
APA 刘会良.,宋明方.,段士民.,王习勇.,张道远.,...&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新疆,838008.(201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缘5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与生态意义/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ed germination traits of 52 species from Gurbantunggut Desert and its peripheral zone[J].生态学报,31(15),4308-4317.
MLA 刘会良,et al."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缘5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与生态意义/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ed germination traits of 52 species from Gurbantunggut Desert and its peripheral zone[J]".生态学报 31.15(2011):4308-431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