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中国柽柳沙鼠线粒体DNA的地理变异及其亚种分化/Geographic variation in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and subspecies divergence of the Tamarisk Gerbil (Meriones tamariscinus) in China[J]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谷登芝; 周立志; 马勇; 宁恕龙; 侯银续; 张保卫; GU Dengzhi; ZHOU Lizhi; MA Yong; NING Shulong
刊名兽类学报
出版日期2011
卷号31期号:4页码:347-357
关键词柽柳沙鼠 Cyt B基因 D-loop控制区 遗传分化 地理亚种
英文摘要柽柳沙鼠广泛分布于中亚荒漠地区,在我国分布于蒙新干旱区西部.本研究采用线粒体Cyt b基因和D-loop控制区两个片段共1 569 bp作为分子标记,对我国蒙新区西部45个柽柳沙鼠的核苷酸多样性、单倍型多样性及系统发生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亚种分化.45个柽柳沙鼠线粒体DNA共定义33个单倍型,包含142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序列的9.05%),其中单态位点34个,简约信息位点108个,未发现碱基插入或缺失的现象.基于单倍型的系统发生树和网络关系图显示,柽柳沙鼠的谱系分为两大支:伊犁盆地的种群聚为独立的一支,准噶尔盆地和额济纳地区的种群聚为一支,两大支的分歧时间为0.24 Ma年前,大约在庐山冰期.通过Beast模拟,柽柳沙鼠在近15 000年有一次快速的种群衰退,表明柽柳沙鼠种群受到了末次盛冰期的影响.基于Cyt b基因和D-loop序列的证据,我们认为分布于新疆伊犁盆地的柽柳沙鼠为哈萨克亚种(M.t.jaxartensis),分布于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以及甘肃、内蒙地区的为敦煌亚种(M.t.satchouensis).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 ; 安徽大学人才基金 ; 安徽大学人才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 ; 安徽大学人才基金 ; 安徽大学人才基金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3165]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生态研究所,合肥23060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10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谷登芝,周立志,马勇,等. 中国柽柳沙鼠线粒体DNA的地理变异及其亚种分化/Geographic variation in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and subspecies divergence of the Tamarisk Gerbil (Meriones tamariscinus) in China[J][J]. 兽类学报,2011,31(4):347-357.
APA 谷登芝.,周立志.,马勇.,宁恕龙.,侯银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101.(2011).中国柽柳沙鼠线粒体DNA的地理变异及其亚种分化/Geographic variation in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and subspecies divergence of the Tamarisk Gerbil (Meriones tamariscinus) in China[J].兽类学报,31(4),347-357.
MLA 谷登芝,et al."中国柽柳沙鼠线粒体DNA的地理变异及其亚种分化/Geographic variation in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and subspecies divergence of the Tamarisk Gerbil (Meriones tamariscinus) in China[J]".兽类学报 31.4(2011):347-35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