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干旱区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状况的对比研究/Nutrition in the rhizosphere of five xerophytic plants[J]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从娟; 李彦; 马健; 范连连; 王吉利; LI Cong-juan; LI Yan; MA Jian; FAN Lian-lian; WANG Ji-li
刊名干旱区地理
出版日期2011
卷号34期号:2页码:222-228
关键词根际效应 Ph值 土壤养分 干旱区
英文摘要利用根袋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5种常见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刺沙蓬(Salsola ruathenica)、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pH值及养分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干旱区五种植物均可以通过根系调节降低根际土壤pH,且梭梭根际和非根际的pH值差异显著.有机质含量除梭梭和白梭梭外均在根际显著聚集,其根际聚集率分别为刺沙蓬110.27%,骆驼蓬113.08%,骆驼刺为126.73%.全氮含量在刺沙蓬和骆驼蓬的根际中亏缺显著,亏缺率分别达24.54%和18.75%.而在骆驼刺根际中却显著聚集,聚集率为120.43%.有效氮在根际和非根际中的含量与全氮相反,刺沙蓬和骆驼蓬根际中聚集率分别为178.16%和151.76%,而在骆驼刺根际中亏缺率为45.79%.全磷含量和全钾含量在根际和给根际问均无显著差异.有效磷含量在刺沙蓬和骆驼蓬根际中出现了显著亏缺.速效钾含量在梭梭根际中表现为亏缺,在骆驼刺中表现为富集,而在其余3种植物中差异不显著.总之,5种干旱区植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根际效应,对降低根际土的pH值、提高根际有机质含量有积极作用,对5种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对比表明梭梭和白梭梭两种荒漠灌木在1 a的盆栽实验中,其根际效应没有草本植物根际效应大.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3229]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从娟,李彦,马健,等. 干旱区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状况的对比研究/Nutrition in the rhizosphere of five xerophytic plants[J][J]. 干旱区地理,2011,34(2):222-228.
APA 李从娟.,李彦.,马健.,范连连.,王吉利.,...&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2011).干旱区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状况的对比研究/Nutrition in the rhizosphere of five xerophytic plants[J].干旱区地理,34(2),222-228.
MLA 李从娟,et al."干旱区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状况的对比研究/Nutrition in the rhizosphere of five xerophytic plants[J]".干旱区地理 34.2(2011):222-22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