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鞘微生境对羽毛针禾沙生适应性的生态调节[J]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邱东; 吴楠; 张元明; 潘惠霞;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
刊名 | 中国沙漠
![]() |
出版日期 | 2012 |
卷号 | 32期号:6页码:1647-1654 |
关键词 | 羽毛针禾 根鞘 根外围 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
英文摘要 | 羽毛针禾(Stipagrostis pennata)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流动沙丘的先锋禾草和优良固沙植物,本研究从形态结构、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对其复杂的根区生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野生羽毛针禾能够形成特殊的根鞘结构(即由土壤颗粒与根表分泌物及根毛、菌丝体相互胶结、缠绕形成的特殊结构),使根区环境相对稳定;②根鞘的存在可有效扩大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系-土壤信息交流及水分和养分的交换,对植物忍耐干旱逆境胁迫尤为重要;③根鞘的形成明显改善了其所在微生境的土壤条件,根鞘含水量可达外围土壤的5倍,成为潜在的水库;根鞘的形成明显改善了养分尤其是氮素累积状况,其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外围土壤,速效氮、微生物量氮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外围土壤;根鞘微生境呈碱性,pH值略低于外围土壤;④根鞘中碱性磷酸酶、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等各类水解酶、氧化酶均极显著(P〈0.01)高于根外围土壤,反映出根鞘微生物学过程较强、土壤肥力较高,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碳氮的转化,促进根鞘微生境养分循环;⑤可培养微生物分析结果显示,细菌在根鞘微生境中占绝对优势(99.72%±0.09%);可培养微生物优势类群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青霉属(Penicillium)。上述微生物具有固沙、固氮、解磷、产抗生素等生态潜能,有助于改善羽毛针禾根区营养吸收,促进植株生长。因此,作为对高温、缺水恶劣环境的一种应答结构,根鞘的形成促进了植物根土界面的信息交流及水分和养分的交换,有利于植物、土壤、微生物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对植物忍耐干旱逆境胁迫尤为重要。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西部之光博士资助项目 ; 西部之光博士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西部之光博士资助项目 ; 西部之光博士资助项目 |
源URL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3591] ![]() |
专题 |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
通讯作者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邱东,吴楠,张元明,等. 根鞘微生境对羽毛针禾沙生适应性的生态调节[J][J]. 中国沙漠,2012,32(6):1647-1654. |
APA | 邱东,吴楠,张元明,潘惠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012).根鞘微生境对羽毛针禾沙生适应性的生态调节[J].中国沙漠,32(6),1647-1654. |
MLA | 邱东,et al."根鞘微生境对羽毛针禾沙生适应性的生态调节[J]".中国沙漠 32.6(2012):1647-165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