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地区典型矿床的特征提取技术及预测方法/Feature extraction and prediction methods for typical deposit in Central Asia[J]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周可法; 陈衍景; 张楠楠; 王金林; 汪玮; 刘朝霞; 程宛文; ZHOU Ke-Fa; CHEN Yan-jing; ZHANG Nan-Nan |
刊名 | 干旱区地理
![]() |
出版日期 | 2012 |
卷号 | 35期号:3页码:339-347 |
关键词 | 中亚成矿带 Gis 数据模型 识别标志 |
英文摘要 | 以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为研究区域,分析中亚大型矿集区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信息科学等信息数据及野外调查成果,造择2个典型矿床,从构造域、沉积域、火成岩、重力与航磁等特征,构建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的时空坐标,以铜矿为主要矿床类型,以中比例尺为主要研究尺度,建立多元信息综合识别组合标志,结合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以ArcGIS为平台,集成相关的各种信息,建立中亚跨境成矿带铜矿床提取技术及成矿预测体系,将各单要素类计算结果与已有矿床的整合产生新的要素类,利用空间分析模型进行计算,将研究区分为潜在高聚区、潜在聚集区、高预测区、预测区和未定区5个类别,形成不同的预测分类集合,得到整个研究区的预测结果,通过实地验证分析,预测结果得出新疆两处潜在聚集区,其中伊犁地区的潜在聚集区有阿希金矿验证;天山北坡的潜在聚集区主要在依连哈比尔尕山北坡,基本与实地情况符合.通过理论研究到技术方法的实现,为境内寻找铜矿床提供了启示.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源URL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3644] ![]() |
专题 |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
通讯作者 |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周可法,陈衍景,张楠楠,等. 中亚地区典型矿床的特征提取技术及预测方法/Feature extraction and prediction methods for typical deposit in Central Asia[J][J]. 干旱区地理,2012,35(3):339-347. |
APA | 周可法.,陈衍景.,张楠楠.,王金林.,汪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012).中亚地区典型矿床的特征提取技术及预测方法/Feature extraction and prediction methods for typical deposit in Central Asia[J].干旱区地理,35(3),339-347. |
MLA | 周可法,et al."中亚地区典型矿床的特征提取技术及预测方法/Feature extraction and prediction methods for typical deposit in Central Asia[J]".干旱区地理 35.3(2012):339-34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