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生态足迹分析/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Urumqi[J]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童小芹; 张庆红; 夏咏; 张晔; 刘越方; 潘响亮; 新疆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乌鲁木齐市科技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新疆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
刊名 | 干旱区研究
![]() |
出版日期 | 2013 |
卷号 | 30期号:4页码:757-763 |
关键词 | 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土地平均生产力 均衡因子 乌鲁木齐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Deficit Average Productivity Of Land Equivalence Factor Urumqi |
英文摘要 | 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的“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引入热值概念,以新疆土地平均生产力为核算标准,调整乌鲁木齐市生态足迹模型中的3大核心参数,测算了乌鲁木齐市2000-2010年各类型土地实际发生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0年的每人5.63 hm2增加到2010年的24.0 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0年的0.84 hm2下降到2010年的0.57 hm2,人均生态赤字从2000年的4.54 hm2增加到2010年的23.04 hm2.2000年以来,除了牧草地以外,其他类型土地均是生态赤字,建设用地是乌鲁木齐市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的最大贡献者,2010年对生态赤字的贡献达到了93.04%.牧草地则是生态承载力的最大供给者,但自2004年以来其生态盈余呈不断下降趋势,表明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系统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应通过减少人口压力、提高耕地、牧草地等的平均生产力,大力实施循环经济等措施来减少乌鲁木齐市生态足迹,增加生态承载力,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乌鲁木齐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乌鲁木齐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安全和适应性调控》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安全和适应性调控》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乌鲁木齐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乌鲁木齐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安全和适应性调控》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安全和适应性调控》 |
源URL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3873] ![]() |
专题 |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
通讯作者 | 新疆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乌鲁木齐市科技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新疆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科技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6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童小芹,张庆红,夏咏,等. 乌鲁木齐市生态足迹分析/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Urumqi[J][J]. 干旱区研究,2013,30(4):757-763. |
APA | 童小芹.,张庆红.,夏咏.,张晔.,刘越方.,...&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013).乌鲁木齐市生态足迹分析/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Urumqi[J].干旱区研究,30(4),757-763. |
MLA | 童小芹,et al."乌鲁木齐市生态足迹分析/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Urumqi[J]".干旱区研究 30.4(2013):757-76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