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地和入侵地旱雀麦(Bromus tectorum)幼苗生理特性比较/Comparison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Invasive Bromus tectorum Seedings[J]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周志彬; 张元明; Liliya Dimeyeva;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哈萨克斯坦科学院植物与植物引种研究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050040 |
刊名 | 中国沙漠
![]() |
出版日期 | 2013 |
卷号 | 33期号:3页码:751-757 |
关键词 | 原生地 入侵地 旱雀麦(Bromus Tectorum) 光合 叶绿素荧光 生理特性 |
英文摘要 | 以来自中国准噶尔盆地(原生地)和美国大盆地(入侵地)的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旱雀麦(Bromus tectoru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来源地之间旱雀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来自大盆地旱雀麦的主要光合作用指标均极显著地高于准噶尔盆地旱雀麦,具体表现为: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及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胞间CO2浓度及其他光合作用参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2)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以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他荧光参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3)来自大盆地旱雀麦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的含量以及叶片含氮量均高于准噶尔盆地旱雀麦,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总体来说,来自大盆地旱雀麦幼苗在生理特性方面要比准噶尔盆地旱雀麦具有一定的优势.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
源URL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3973] ![]() |
专题 |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
通讯作者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哈萨克斯坦科学院植物与植物引种研究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05004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周志彬,张元明,Liliya Dimeyeva,等. 原生地和入侵地旱雀麦(Bromus tectorum)幼苗生理特性比较/Comparison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Invasive Bromus tectorum Seedings[J][J]. 中国沙漠,2013,33(3):751-757. |
APA | 周志彬.,张元明.,Liliya Dimeyeva.,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哈萨克斯坦科学院植物与植物引种研究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050040.(2013).原生地和入侵地旱雀麦(Bromus tectorum)幼苗生理特性比较/Comparison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Invasive Bromus tectorum Seedings[J].中国沙漠,33(3),751-757. |
MLA | 周志彬,et al."原生地和入侵地旱雀麦(Bromus tectorum)幼苗生理特性比较/Comparison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Invasive Bromus tectorum Seedings[J]".中国沙漠 33.3(2013):751-75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