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2000-2011年中国地表比辐射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and Important Factors Driving and Surface Emissivity in China, 2000-2011[J]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翟俊; 刘纪远; 刘荣高; 秦元伟; 黄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10009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刊名资源科学
出版日期2013
卷号35期号:10页码:2094-2103
关键词地表比辐射率 时空特征 气候区 积雪 Srface Emissivity 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Climate Zones Snow
英文摘要地表比辐射率是影响地表长波辐射收支的重要物理参数和生态参数.本文通过对EOS-MODIS卫星地表比辐射率产品(MOD11A2)的时空特征分析,得到2000-2011年12年中国地表比辐射率数据集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地表比辐射率取值区间较小,仅为0.9610~0.9760.土地覆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决定了比辐射率的空间格局特征,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比辐射率以沙地最小,冰雪和水体最高,而且耕地要明显高于自然植被.2000-2011年地表比辐射率变化总体上以降低趋势为主,但在我国西北部的新疆和青海等地区变化较为复杂,部分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在6个气候区内,地表比辐射率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暖温带湿润区>中温带湿润区>中温带半干旱区>热带亚热带湿润区>青藏高原区>中温带干旱区.积雪可以显著增加地表比辐射率,在中温带干旱区,可使比辐射率值从0.964升高到0.967左右.不同气候区无雪情况下比辐射率年内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呈现出各自独有的变化特征,以中温带干旱区比辐射率年内变化最为明显.但所有气候区的比辐射率年际差异较小,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4014]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10009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翟俊,刘纪远,刘荣高,等. 2000-2011年中国地表比辐射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and Important Factors Driving and Surface Emissivity in China, 2000-2011[J][J]. 资源科学,2013,35(10):2094-2103.
APA 翟俊.,刘纪远.,刘荣高.,秦元伟.,黄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013).2000-2011年中国地表比辐射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and Important Factors Driving and Surface Emissivity in China, 2000-2011[J].资源科学,35(10),2094-2103.
MLA 翟俊,et al."2000-2011年中国地表比辐射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and Important Factors Driving and Surface Emissivity in China, 2000-2011[J]".资源科学 35.10(2013):2094-210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